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衛(wèi)生高級職稱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
感冒
一。 病案分析吳某 ,女,26歲。發(fā)熱5天?;颊?天前先覺惡寒,繼則發(fā)熱不惡寒,微惡風,汗出不多,午后熱甚,頭昏痛,咳嗽,痰吐粘白,胸部悶痛,呼吸不暢,乳蛾紅腫疼痛,口渴欲飲,尿黃,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經(jīng)西藥注射數(shù)天,身熱不退。
請回答:中醫(yī)病名診斷、證型、病機歸納、治法、主方及藥物。
二。名詞解釋1.感冒2.冒風3. 時行感冒
三。問答題
1.試述普通感冒的診斷依據(jù)。
2.感冒與風溫應如何區(qū)別?
3.普通感冒與時行感冒應如何鑒別?
4.試述風寒感冒的證治方藥。
5.試述暑濕感冒的證治主方。
咳嗽
一。病案分析王某,男,44歲?;颊呓鼇砀煽?,連聲作嗆,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無痰,口干,初起伴鼻塞,舌苔薄白,質(zhì)紅,干而少津,脈數(shù)。
請回答:中醫(yī)病名診斷、證型、病機歸納、治法、主方及藥物。
二。名詞解釋1.咳嗽2.內(nèi)傷咳嗽3.肺燥咳嗽
三。問答題“
1.咳嗽的辨證要點有哪些?
“ 2.簡述咳嗽的證候分型。
“ 3.咳嗽的治療原則是什么?
“ 4.咳嗽的診斷依據(jù)是什么?
“ 5.試述咳嗽痰熱郁肺型、痰濕蘊肺型的證治主方。
哮病
一。病案分析劉某,女,48歲?;颊哂卸嗄?a href="http://m.serviciosjt.com/jibing/xiaochuan/" target="_blank" title="哮喘" class="hotLink" >哮喘病史。10日前外感風寒后出現(xiàn)呼吸氣促,喉中痰鳴有聲,胸膈滿悶如窒,咯痰不爽,口渴不欲飲。查:面晦不澤,手足不溫,舌苔白滑,脈滑。
請回答:中醫(yī)病名診斷、證型、病機歸納、治法、主方及藥物。
二。名詞解釋
1.哮喘
2.夙根
三。問答題“
1.哮病的辨證要點有哪些?
“ 2.談談哮病與喘證的異同點(病機不需描述)?
“ 3.簡述哮病的病因病機,哮病的夙根是如何產(chǎn)生的?
“ 4.試述哮病寒、熱、濁三哮證的臨床主證舌脈。
“ 5.哮病的診斷依據(jù)是什么?
“ 6.試述哮病緩解期肺虛、脾虛證的證治主方。
喘證
一。病案分析周某,男,47歲。有慢性咳喘病史5年,每至冬季咳喘易作,前天又因氣候突變而致咳喘上逆,咳而胸部脹滿悶塞,息粗,鼻煽,痰稠粘膩色白,咯吐不利,兼嘔惡食少,舌苔白膩,脈滑。
請回答:中醫(yī)病名診斷、證型、病機歸納、治法、主方及藥物。
二。名詞解釋
1.上盛下虛
2.喘脫
三。問答題“
1.簡述喘證的病理性質(zhì)。
“ 2.請解釋喘癥與喘證的病名,喘證的臨床” 特征如何?嚴重者表現(xiàn)如何?
“ 3.喘證與氣短應如何區(qū)別?
“ 4.試述實喘水凌心肺證、虛喘腎虛不納證的證治主方。
肺癰李某,女,37歲,發(fā)熱一周,始為38°C左右,逐漸升至39.8°C,并有寒戰(zhàn),咳嗽氣急,左側胸部劇痛,咳嗽及呼吸時加重,咯吐黃綠色粘痰,有腥味,口干咽燥,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一。名詞解釋
1.肺癰 2.內(nèi)癰
二。簡答題
1.肺癰的證候特征及治療大法是什么?
2.肺癰的病理演變可分為哪幾個階段?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肺癆周某,女,32歲,肺結核病史8年,長期服異煙肼治療,至今未愈,述咳嗽,痰粘,潮熱,盜汗,顴紅,五心煩熱,胸痛,口干,形體消瘦,舌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
一。名詞解釋
1.肺癆 2.癆瘵
二。簡答題
1.肺癆的治療原則如何?臨床應如何把握?
2.試述肺癆的病因病機特點。
肺脹董某,男,75歲,主訴:氣喘、咳嗽、胸悶脹20余年,加重半月。病史:近20年來咳嗽氣喘反復發(fā)作,每年因受涼后發(fā)作4-5次,半月前因感冒后咳喘加重,伴惡寒身痛,咳痰清稀量多呈泡沫狀,胸悶脹,不能平臥,氣短納差,脘腹痞滿,舌紫暗,苔白厚膩,脈浮滑。
一。名詞解釋肺脹
二。簡答題
1.如何理解肺脹的標本虛實?
2.肺脹的治療原則是什么?如何具體運用?
痰飲李某,男,40歲,發(fā)熱伴左側胸痛3天,患者近來工作繁忙,十分勞累,3天前受涼后出現(xiàn)發(fā)熱,體溫38.8°C,伴頭痛、身痛,自服感冒藥后頭痛、身痛好轉,但熱度未退,左側胸痛明顯,身體轉側及咳嗽時加劇,咳嗽,痰少,氣急,口苦,咽干,舌苔薄黃,脈弦數(shù)。
一。名詞解釋
1.痰飲 2.懸飲 3.支飲 4.溢飲
二。簡答題
1.試述痰飲病的治療原則。
2.試述痰飲與肺脹、哮病、喘證的關系。
胸痹心痛
一、選擇題
1.胸痹心痛最常見的疼痛部位是: A、脘腹部B、胸部C、膻中D、胸脅E、胸脘
2.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機是: A、心脈失養(yǎng)B、痰濁阻絡C、氣機不暢D、心脈痹阻E、心腎兩虛
3.患者癥見心胸滿悶,隱痛陣作,痛連胸背,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fā)或加重,或兼有脘脹悶,得暖氣或矢氣則舒,苔薄或薄膩,脈弦細。宜選方: A、當歸四逆湯B、柴胡疏肝湯C、瓜蔞薤白半夏湯D、血府逐瘀湯E、天王補心丹
4.癥見心悸而痛、胸悶氣短,自汗,動則更甚,神倦怯寒,面色晃白,四肢欠溫,舌質(zhì)淡胖,苔白膩,脈沉細遲。治法宜選: A、補益陽氣,溫振心陽B、補養(yǎng)心氣,鼓動心脈C、滋陰清熱,活血養(yǎng)心D、活血化瘀,通脈止痛E、疏調(diào)氣機,和血舒脈
5.胸痛發(fā)作如灼,痰稠,苔黃膩,脈弦數(shù)。病機多屬: A、氣滯B、血瘀C、寒凝D、痰火E、痰濁
6.血府逐瘀湯出自《 》A、內(nèi)經(jīng)B、世醫(yī)得效方C、證治準繩D、醫(yī)林改錯E、千金要方
7.胸痹心痛,若病機為痰濁郁而化熱,宜選方:
A、瓜蔞薤白半夏湯B、柴胡疏肝湯C、保元湯D、瀉白散E、黃連溫膽湯
8.胸痹心痛病位在心,然其發(fā)病多與哪三臟功能失調(diào)有關A、肝、脾、腎B、肝、肺、腎C、脾、胃、腎D、肺、脾、腎E、肺、脾、肝
9.胸痹心痛心氣不足型,宜選方:
A、瓜蔞薤白半夏湯B、柴胡疏肝湯C、保元湯合甘麥大棗湯D、烏頭赤石脂丸E、參附湯10.胸痹心痛表現(xiàn)為:心痛時作,灼痛或悶痛,心悸怔忡,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舌紅少津,苔少或剝。病機多屬:
A、氣陰兩虛B、寒凝心脈C、氣滯心胸D、心陰虧虛
E、痰火擾心二、簡答題 1.胸痹心痛證候特征是什么?
2.胸痹心痛證的定義是什么?
3.試述真心痛證候特征:
三、病例分析
1.李某,男,60歲,就診時間:1999年3月12日。 主訴:左胸發(fā)作性悶痛3年,加劇2天?;颊哂泄谛牟∈?年,每逢春季多發(fā)。近2天來,氣候潮濕多雨,患者自覺左胸部發(fā)作性悶痛,放射至左前臂、小指,一天發(fā)作2-3次,每次持續(xù)3-5分鐘,休息2-3分鐘后能緩解,伴頭暈、心悸、惡心欲嘔、氣短乏力、納呆便溏、舌淡黯,苔白厚膩,脈滑。 患者形體肥胖,平素喜吃肥甘厚味。心電圖示“心肌缺血”。試述診斷、證型、治法、方藥。
2.張某,男,43歲,因心前區(qū)悶痛3小時而入院,患者兩月前妻子病故,一直心情悶悶不樂,3小時前突起心前區(qū)悶痛,持續(xù)不緩解,善太息,苔薄白,脈弦細。試述診斷、證型、治法、方藥。
不寐o
一、選擇題o (1)“胃不和則臥不安”載于( )
o A.《素問·逆調(diào)論》B.《景岳全書。不寐》C.《金匱要略》D.《類證治裁·不寐》E.《難經(jīng)·四十六難》o 不寐的主要病機與何臟腑陰陽失調(diào)密切相關( )
o A.心肝脾B.心肝腎C.心肝膽脾胃腎D.肺脾腎E.心肺胃腎o (3)不寐之病位在( )
o A.腦 B.脾 C.腎 D.心 E.肝(4)治療心膽氣虛不寐的最佳方劑是( )
o A.歸脾湯B.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C.黃連阿膠湯 D.溫膽湯E.朱砂安神丸o (5)治療心腎不交,虛陽上擾之不寐的最佳方劑是( )
o A.安神定志丸B.甘麥大棗湯C.交泰丸D.酸棗仁湯E.一貫煎o 6)患者黃某,女,30歲,產(chǎn)后2個月,分娩過程中失血較多?,F(xiàn)癥見虛煩不寐,心悸健忘,神疲倦怠,面色少華,納呆,舌淡,脈細弱。本病應辨證為( )
o A.陰虛火旺B.心膽氣虛C.肝氣郁結D.心陽不足E.心脾兩虛o 7)患者張某,男,46歲。癥見心煩不寐,胸悶泛惡,頭重目眩,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本證治法宜( )
o A.清心瀉火,安神寧心B.清化痰熱,和中安神C.滋陰降火,清心安神D.鎮(zhèn)驚安神定志E.燥濕化痰,鎮(zhèn)靜安神o 癥見心煩不寐,躁擾不寧,口舌生瘡,小便短赤,舌紅苔薄黃,脈數(shù)。治療方劑宜選用( )
o A.朱砂安神丸B.安神定志丸C.龍膽瀉肝湯D.黃連溫膽湯E.丹桅逍遙散老人夜寐早醒而無虛煩之癥,多屬( ) A.肝腎陰虛B.氣血不足C.心火熾盛D.心膽氣虛E.痰熱內(nèi)擾o (10)患者朱某,女,28歲。癥見入寐困難,胸悶脅脹,急躁易怒,伴頭暈頭脹,口干口苦,納差,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本病治療方劑宜選用( )
o A.瀉心湯B.滋水清肝飲C.礞石滾痰丸D.當歸龍薈丸E.龍膽瀉肝湯o 病例分析 (1)劉某,女性,58歲,近三年來,因家人生病,一直服侍床邊,身心皆勞,日漸夜寐不安,甚則徹夜難眠,伴周身乏力,心悸不安,頭暈目弦,食欲不振,二便尚調(diào),舌淡苔薄白,脈沉而弱。 要求:寫出本病例的診斷、辨證分析、治法、方藥及調(diào)護。
o 2)何某,男,48歲,不寐多年,近來因工作繁忙而病情復發(fā)加重,并伴見心煩心悸,頭暈健忘,腰酸夢遺,口干津少,舌紅,脈細數(shù)。請寫出本病例的診斷、證型、治法、方藥(含方名、藥物的劑量、用法)。
什么叫不寐?
2.不寐病因病機是什么?有何特點?
4.不寐的診斷要點是什么?
5.不寐的辨證要點有哪些?
6.不寐的善后調(diào)攝應注意哪些事項?
7.不寐有幾個常見證型?
8.如何分證論治?
o 1、汗證的病因有?。
2、汗證如何分型辨證及治療?
3、自汗、盜汗、脫汗、戰(zhàn)汗、黃汗如何鑒別?
血癥患者,男,38歲,職工。因腹痛黑糞3天,于1990年2月20日入院。既往有胃痛反復發(fā)作史。近1周食生冷胃痛發(fā)作,上腹部隱隱不適,饑餓時疼痛明顯,進食或按之減輕,遇寒增劇,3天前解大便2次,量多呈黑色,形如柏油樣,每次約50-100毫升,伴心悸,惡心等癥,門診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胃鏡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并出血。
癥見:臥床,禁食,面色晄白,精神委靡,胃脘隱痛,喜溫喜按,口唇淡白,神疲乏力,頭暈心慌,氣短自汗,納差,四末不溫,大便潛血(++++)。舌淡胖,苔薄根微膩,脈細數(shù)無力。
辨證為:中焦虛寒,氣不攝血。
治法:予溫中健脾,益氣攝血。
方藥:人參(另燉)10 炙黃芪15 白術12炮姜炭8 茯苓10 阿膠10 仙鶴草15伏龍肝15 肉桂6 三七粉3(分沖)炙草5兩劑,包煎,分3次服。
用藥后兩天精神好轉,胃脘痛減輕,頭暈,心悸,心慌也好轉,大便褐色量少,日1-2次,潛血(++),舌淡胖,苔薄根微膩,脈細數(shù)無力,繼服3劑后癥狀明顯改善,大便逐漸轉為黃色。
予: 人參(另燉)10 炙黃芪15 白術12炮姜炭8 茯苓10 仙鶴草15 肉桂6焦三仙各10 三七粉3(分沖)炙草5服6劑后頭暈心悸消失,顏面有血色,納馨,可進軟食,體力增強,胃脘稍悶不痛。為血已歸經(jīng)。用益氣健脾,溫中和胃。
調(diào)方如下:
太子參15 炙黃芪15 白術12 茯苓10炮姜炭8 陳皮8 砂仁6(后下) 肉桂6當歸10 焦三仙各10 法夏10 炙甘草5十二劑后胃脘癥狀不明顯,胃鏡復查潰瘍愈合出院,隨訪2年良好。
癡呆患者,男,66歲。素有頭暈、頭痛病史。近兩年呈漸進加重的記憶力減退,思維異常,行為古怪,反應遲鈍,伴肌膚甲錯、雙目晦暗,舌暗,脈細澀。
要求回答:1.診斷(包括疾病名稱及證型);
2.病證分析(著重對診斷該病證,該證型的依據(jù)進行分析);
3.治法;
4.方藥(包括方名、藥物、劑量、特殊煎服法)。
癇病李某某,男,14歲,1985年5月來診。自幼患有癲癇,每隔一至數(shù)月發(fā)作一次,常因驚嚇或緊張誘發(fā),發(fā)作前常自覺胸悶頭暈,隨即大叫一聲,昏仆倒地,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牙關緊閉,有時咬破舌頭,口吐涎沫,發(fā)作持續(xù)時間5~6分鐘,醒后自覺疲乏無力,平素飲食起居如常,多處求醫(yī)服藥,未獲良效,近年來記憶力減退,學習成績明顯下降,神疲懶動,舌苔白膩,脈弦滑而緩。要求:寫出50字以上辨證分析、中醫(yī)診斷、治法、方藥、調(diào)護措施。
癲癇得之幼時,積痰內(nèi)伏為病機之關鍵,所謂無痰不作癇也。“驚則氣亂”、“陽氣者,煩勞則張”,驚嚇或緊張之時,氣機失常,引動伏痰,上擾清竅,竄阻經(jīng)絡,則發(fā)為癲癇,而見神昏竅閉,肢體抽搐,久發(fā)失治,漸成心脾兩虛,心氣不足,心神失養(yǎng),從而記憶力減退,學習成績下降,苔白膩、脈弦滑為風痰之候。虛實夾雜,本虛標實為病機特點。
中醫(yī)診斷:癲癇(風痰閉阻)。
治法:化痰熄風定癇。
膽南星10克,天竺黃10克,遠志10克,菖蒲10克,茯苓30克,生石決明30克(先下),紫石英15克,天麻10克,鉤藤30克。送服定癇丸,于發(fā)作期服用。間歇期治以健脾化痰,以六君子湯加減:
太子參15克,茯苓30克,白術10克,半夏6克,生苡仁30克,陳皮10克,南星6克,甘草6克。配服定癇丸。
調(diào)護:忌緊張勞累,避免驚嚇刺激,宜清淡飲食,勿暴飲暴食,貪涼飲冷,忌辛辣。
癲狂某某,女,32歲,憂愁郁悶,言少,呆滯半年,加重一月收入院?;颊咂剿匦愿駜?nèi)向、心重,因工作不順利,出現(xiàn)抑郁煩悶,寡言少語。一月來,言辭更少,愿獨自呆坐,時喃喃自語,不思飲食。精神抑郁,呆滯少言加重,由家人帶來就診。舌暗紅,苔薄白,脈弦滑。
要求:寫出辨證分析及中西醫(yī)診斷、治法、方藥、調(diào)護措施等。
患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呆滯,喃喃自語,靜而少動為主要表現(xiàn),應診斷為癲病。與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胸悶脅脹,急躁易怒,心悸失眠之郁病有別?;颊咚貋韺賰?nèi)向,多思慮者。思慮太過,易耗傷心脾氣血。此次發(fā)病,因所思不遂,思慮憂愁,致氣郁不暢,氣郁脾虛,運化失健,痰濕內(nèi)生;痰因氣滯,氣因痰阻,心氣受抑,脾氣不發(fā),則痰氣郁結,上擾清竅,心神蒙塞,逆亂而致精神抑郁,沉默呆滯,靜而少動。
脾胃為痰濕所困,胃氣不振,故不思飲食;痰濕郁久化熱而見舌質(zhì)暗紅,苔白膩,脈弦滑等痰氣郁阻之征??傊∥辉谄?、心、肝;病性本虛標實,以標實為主,本虛以心脾兩虛,標實以痰氣郁結為主。急則治其標,當以理氣解郁、化痰醒神為法,待病情好轉,可予健脾養(yǎng)心為法調(diào)養(yǎng)善后“ 診斷:癲?。ㄌ禋庥艚Y)。
“ 治法:理氣解郁、化痰醒神。
“ 方藥:順氣導痰湯合溫膽湯加減。
清半夏10克,枳實10克,橘紅12克,竹茹12克,膽星6克,郁金15克,蒼術10克,香附15克,菖蒲15克,茯苓30克,生麥芽15克,百合15克。
“ 上方水煎至200毫升,每日2次。
“ 調(diào)護:調(diào)暢情志,清淡飲食,避免過勞。
馮某某,男性,27歲,延安,狂躁不安,四處奔走,怒號罵詈兩年,加重二月,患者平素內(nèi)向靦腆,聰慧。于兩年前因高考落榜工作無著,性情孤陋。兩年前突然出現(xiàn)煩躁,易怒,氣力愈常,外出不歸,哭笑無常,不眠不食,登高上屋,不避危險,經(jīng)服中西藥治療,曾一度好轉,后反復數(shù)次,近半年經(jīng)服“寧神”后病情穩(wěn)定。后經(jīng)人介紹談一女友,一月前,無明顯誘因,再次出現(xiàn)狂躁不安,罵詈號呼,外出奔走,自撕其衣衫,時哭時笑,或歌或跳,親疏不避,家人遂帶其來診。癥見:煩悶狂躁,躁擾不寧,口氣熱臭,不食不眠,面色穢濁,舌質(zhì)紅少津,苔黃而膩,脈弦滑有力。查血WBC+PC,NS(-)。寫出辨證分析及中醫(yī)診斷,治法,方藥,調(diào)護措施等“ 患者以狂躁不安,罵詈號叫,躁擾不寧,逾垣上屋為主要表現(xiàn),故應診斷為狂病?;颊咔嗄昴行裕蚵涞?,憂傷過極,氣機郁滯,日久一則氣郁化火,擾竅犯腦,痰火互結故煩躁易怒;一則氣滯津停為痰,痰隨火升,擾亂神明,故狂亂奔走,詈罵不避親疏,竟夜不眠。痰火爍津,腸腑傳化失司故大便秘結,痰火上擾,故口氣熱臭。苔黃厚膩為痰火內(nèi)蘊之象,脈弦滑有力,滑為痰蘊之征,數(shù)為熱象。
“ 總之,病位在肝,胃,腦;病性為陽熱實證,以痰火擾神兼陽明腑實為主。治療當以清泄肝火,滌痰醒神為主,痰火稍去,當顧護其陰。
“ 狂病(痰火擾神,陽明腑實)。
治法:清泄肝火,通腑瀉熱,滌痰醒神。
方藥:生鐵落飲加減,送服礞石滾痰丸。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索整理
生鐵落30克,鉤藤24克,膽星10克,浙貝10克,山梔12克,生軍10克,枳實12克,生龍齒30克,郁金15克,菖蒲12克,天竺黃12克,麥冬15克“ 煎服法:上方水煎至200毫升,日2次口服。
“ 調(diào)護:避免情志刺激,飲食清淡,勞逸適度,勿過疲勞。
“ 呃逆” 黃某,男性,34歲。與人吵架后喉中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不能自制1天來診。伴胸悶,納差,脘脅脹悶,腸鳴矢氣,舌苔薄白,脈弦。
“ 病名: 呃逆” 證型:氣滯痰阻方藥:旋覆花代赭石湯
嘔吐王某,男,50歲,干部。
患者有胃病史10余年,常常覺脘腹不適,惡心嘔吐清水涎沫,伴有噯氣泛酸,頭暈目眩,納差神疲,腹中冷痛,手足不溫,口渴不欲飲,曾在當?shù)蒯t(yī)院,經(jīng)胃鋇餐X線透視,胃鏡、頭顱拍片檢查,無異常發(fā)現(xiàn)。而診斷為神經(jīng)性嘔吐。最近1周,因工作不順心,心情煩躁病情加劇。每日嘔吐5-6次,仍質(zhì)為清水涎沫,無口苦,時喜太息,頭暈神疲,而來我院就診。查:表情痛苦,面白少華,形體消瘦,腹平軟,無明顯壓痛,肝脾未觸及,腸鳴音稍活躍,胃中無振水聲。胃鏡示:慢性胃炎。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濡細而沉。
痞滿“ 謝××,女,67歲。心下痞塞滿悶反復發(fā)作8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自訴心下痞塞滿悶,矢氣后減輕,時有隱隱作痛,噯氣倒飽,食欲不振,口干口苦,腸鳴漉漉,大便稀溏,小便平,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形體消瘦,睡眠欠安,手足心熱。
舌質(zhì)淡胖,苔黃膩,脈細數(shù)。胃鏡和病理報告提示:輕度萎縮性胃炎伴輕度不典型增生,輕度腸上皮化生。要求寫出50字以上的辨證分析及中醫(yī)診斷、治法、方調(diào)護措施等。
“ 患者以心下痞塞滿悶,觸之無形,胃脘隱痛,食欲不振為主要表現(xiàn),因以痞塞滿悶為主,故應診斷為痞滿而不能診斷為胃痛。
“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以升為健,胃主和降,以降為順,患者素體脾胃虛弱,加之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脾胃氣虛,健運失職,水濕不化,日久濕郁化熱,濕熱中阻,導致脾失健運,胃失和降。
氣機升降不暢,故心下痞塞滿悶,矢氣后減輕,氣機不暢,不通則痛,故胃脘隱痛。
“ 水濕不化,水走腸間,出現(xiàn)腸鳴漉漉,” 胃失和降,氣逆于上,出現(xiàn)噯氣倒飽,“ 脾胃氣虛,運化失司,氣血生化無源,故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大便稀溏,食欲不振,” 氣血不足日久,發(fā)展至陰血不足,陰虛內(nèi)熱,故手足心熱,形體消瘦。
“ 口干口苦,苔黃膩為濕熱之象,” 舌質(zhì)淡胖為氣虛之象,“ 脈細數(shù)為陰虛之象。
“ 總之,本病病位在脾胃,病性為本虛標實,本虛為氣陰兩虛,標實為濕熱中阻,若治療不當,病情遷延,可發(fā)展為胃癌。
“ 中醫(yī)診斷:痞滿(氣陰兩虛,濕熱中阻)。
治法:益氣養(yǎng)陰,清熱化濕,理氣消痞。
方藥:生脈飲合黃連溫膽湯加減。太子參15克,北沙參10克,生地10克,黃連6克,炒陳皮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枳實10克,大腹皮10克,生苡仁10克,焦三仙(各)10克。五付,上藥水煎至200毫升,每日2次。
調(diào)護:慎起居,調(diào)情志,節(jié)飲食。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索整理
脾胃病
黃某,男性,68歲,因上腹疼痛反復發(fā)作10余年,復發(fā)2天,于1999年11月3日前來就診?;颊呤嗄昵拔迕黠@誘因開始出現(xiàn)上腹部疼痛,當時胃鏡提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以后疼痛多次發(fā)作。均在我院門診服用中西藥物治療后有好轉。2天前因飲食不慎致上腹部疼痛再次發(fā)作,以隱隱燒灼樣疼痛為主,伴有嘈雜感,似饑而不欲飲食,口干咽燥不欲飲,大便干結,3日1次,舌質(zhì)嫩紅,少苔,脈細稍數(shù)請問患者為何病,應辨何證,應用何治法,何方藥
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衛(wèi)生高級職稱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