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2022年中西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考生更好地備考,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了基礎知識中藥的特殊煎法知識要點,詳情如下
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沖服、煎湯代水
一、先煎藥
①礦物、介殼類藥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如磁石、龍骨、牡蠣等。
②某些有毒藥:經(jīng)久煎可降低或消除毒烈之性,
如烏頭、附子等。
二、后下藥
1、氣味芳香藥物:高溫久煎可使其揮發(fā)油散失而降低藥效,入藥宜后下,如薄荷、砂仁等。
2、經(jīng)高溫煎煮,有效成分易被破壞而使藥效降低者,如鉤藤、魚腥草等。
三、包煎(用紗布包裹入煎劑)
1、藥材質(zhì)地過輕者,煎煮時易飄浮在藥液面上,或成糊狀,不便于煎煮及服用:如蒲黃、海金沙、滑石粉、灶心土等。
2、藥材較細,又含淀粉、粘液質(zhì)較多的藥,煎煮時容易粘鍋、糊化者:如車前子。
3、藥材有絨毛,對咽喉有刺激性者:如辛夷、旋覆花等。
四、另煎
某些貴重藥物,為避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藥渣吸附,造成浪費,宜單獨煎煮。
切成小片,單味煎煮2~3小時,煎好后,單獨服用或兌入湯藥中同服
五、溶化
膠類藥物,容易粘附于其它藥渣及鍋底,既浪費藥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
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
單獨加溫溶化或置于剛煎好的去渣的藥液中,微煮或趁熱攪拌,使之溶解
六、泡服
又叫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壞藥效的藥物,可以用少量開水或復方中其他藥物滾燙的煎出液趁熱浸泡,加蓋悶潤,減少揮發(fā),半小時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紅花、番瀉葉、胖大海等。
七、沖服
某些貴重藥,如麝香、牛黃、珍珠、羚羊角、猴棗、馬寶、西洋參、鹿茸、人參、蛤蚧等;
為提高藥效,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櫚炭,用于息風止痙的蜈蚣、全蝎、僵蠶、地龍,用于制酸止痛的烏賊骨、瓦楞子、海蛤殼、延胡索等;
高溫容易破壞藥效或有效成分難溶于水,如雷丸、鶴草芽、朱砂等。
液體藥物,如竹瀝汁、姜汁、藕汁、荸薺汁、鮮地黃汁等。
八、煎湯代水
1、泥沙多或質(zhì)輕量大的藥物:應先煎,澄清后取汁,以其藥汁代水再煎其他藥。
2、某些揮發(fā)性強、體積大、用量多的藥物:如玉米須、金錢草等可煎湯代水服用。
以上“基礎知識之中藥的特殊煎法”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關于2022年中西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