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
身體的異常變化,可能發(fā)生在面部變化出現(xiàn)之前或之后。檢查面部,可發(fā)現(xiàn)有骨的形狀、肌肉緊張度、彈性、收縮力的變化,還可有腫脹、皺紋、結(jié)痂、缺陷、面部皮膚顏色改變及充血、疼痛等。一般判斷如下:
常色和病色
1.常色
健康人面部皮膚的色澤,謂之常色。特征是明潤(rùn),含蓄。明潤(rùn),即面部皮膚光明潤(rùn)澤,是有神氣的表現(xiàn)。主色:主色為人生來就有的基本膚色,屬個(gè)體素質(zhì),終生基本不變;客色:因外界因素(如季節(jié)、晝夜、陰晴氣候等)的不同,或生活條件的差別,而微有相應(yīng)變化的正常膚色(特別是面色),謂之客色。
2.病色
疾病反映在色澤上的變化,診斷上以面部色澤為主。病色有善惡之分。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整理善色:指病人面色雖有異常,但仍光明潤(rùn)澤。這說明病變尚輕,臟腑精氣未衰;惡色:指病人面色異常,且枯槁晦暗。這說明病變深重,臟腑精氣已衰。
五色主病
1.赤色
主熱證,亦可見于戴陽證。滿面通紅者:屬實(shí)熱證。午后兩顴潮紅者:屬陰虛證。
2.白色
主虛證(包括血虛、氣虛、陽虛)、寒證、失血證。淡白無華伴唇甲舌色淡:氣血不足;白光白:陽虛、水泛;蒼白:陽氣暴脫或陰寒內(nèi)盛、大失血。
3.黃色
主脾虛、濕證。萎黃:脾胃氣虛,氣血不足;黃胖:脾虛濕盛;黃疸:陽黃——濕熱蘊(yùn)蒸;陰黃:寒濕內(nèi)阻。
4.青色
主寒證、氣滯、血瘀、疼痛、驚風(fēng)。面色青黑或淡青:陰寒內(nèi)盛、痛證;面色青灰,口唇青紫:為心陽不振,血脈瘀阻;面色青黃:肝郁脾虛;小兒發(fā)燒,眉間﹑鼻柱,唇周色青:驚風(fēng)。
5.黑色
主腎虛、寒證、水飲、血瘀、劇痛。黑而暗淡:腎陽虛;黑而干焦:腎陰虛;面色黧黑,肌膚甲錯(cuò):血瘀日久;眼眶周圍色黑:腎虛水飲,寒濕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