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食管結腸間置術(Colon Interposition for Esophageal Atresia)
【概述】采用結腸間置于食管兩端缺損。經(jīng)胸內(nèi)途徑可保留食管賁門括約肌功能。若經(jīng)胸骨后途徑則結腸只能與胃作吻合,可造成反流性結腸炎,導致結腸潰瘍發(fā)生。
【適應證】(1)食管閉鎖,食管兩端間距離較長,不能一期縫合者。
(2)食管閉鎖手術失敗,不能再修補者。
【禁忌證】(1)全身情況較差,不能耐受重大手術者。
(2)吸入性肺炎嚴重,須待控制后再手術。
【術前準備】(l)Ⅰ型食管閉鎖,可將食管上端盲袋在左頸部外置造口,在上腹部作小切口行簡單的胃造口術為管飼用。在等待手術期間,可訓練經(jīng)口進流食以保持吞咽反射,造口部置小袋受納咽下物。
(2)術前3d腸道準備,用琥磺胺噻唑及新霉素,全身用甲硝唑(滅滴靈),可不作清潔灌腸。經(jīng)胃造口管飼少渣飲食。
【麻醉與體位】(1)全身麻醉,氣管內(nèi)插管。
(2)右側臥位,頭轉向右側,上身稍問后傾,腋下及腰部各置一軟墊,暴露左頸部及左胸腹部。
【手術步驟】(1)切口:經(jīng)過左第8肋間隙行胸腹聯(lián)合切口,切斷肋弓直至腹上部,切開膈肌。不必切開食管裂孔。
頸部橫切口在食管造口下方,切斷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附著部。
(2)游離結腸:切斷脾腎韌帶,將脾、胰尾及胃牽向內(nèi)側。切開胃結腸韌帶,提出結腸。切開縱隔胸膜游離食管下盲端,用紗帶牽引,便于吻合。
(3)準備帶蒂結腸;若結扎切斷結腸中動脈以結腸左動脈作為腸段營養(yǎng)血管,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可用橫結腸作順蠕動吻合,切斷血管前先行阻斷,觀察腸管血運情況。切斷結腸前測定頸部至食管下段間距離。因結腸動脈有變異,有時須結扎切斷回結腸動脈及結腸右動脈用結腸中動脈作為營養(yǎng)血管,用右半橫結腸及升結腸作順蠕動吻合。如結扎切斷結腸左動脈,以結腸中動脈作為營養(yǎng)血管,可用左半橫結腸及部分降結腸作逆蠕動吻合。結腸兩切端用橡皮套保護,以免污染傷口。
(4)安置結腸襻:切斷的結腸用二層間斷縫合法作端端吻合。在膈腳及食管裂孔的右側作小切口通過結腸及其血管蒂,將結腸在肺門后方穿過胸腔頂端隧道送至頸部,結腸位于鎖骨下動脈的前內(nèi)方,防止損傷鎖骨下靜脈及壓迫氣管。注意結腸蒂在移位的脾后方及腎前方空間內(nèi)通過不可有張力,以免影響血運。若發(fā)現(xiàn)結腸襻遠端太長可作部分切除。
(5)遠端食管結腸吻合:切開食管遠盲端與結腸作一層間斷吻合。
(6)縫合胸腹切口:膈肌間斷縫合,胸腹壁切口分層縫合,肋弓用粗絲線間斷縫合,胸腔內(nèi)置引流管,另在胸壁戳口引出,原胃造口處放入造口管并通過瘺口另置一根硅膠管到十二指腸作術后飼食用。
(7)頸部吻合:將原頸部食管造口游離,去除周圍瘢痕,在無張力情況下將食管與結腸作一層間斷縫合。插鼻胃管通過吻合口入結腸段,作術后減壓用。若此時對結腸血運有懷疑,可在1~2周后作延期吻合,將結腸端用間斷縫線固定于皮下。將結腸與胸頂周圍組織以細絲線固定封閉胸腔通道,以防出現(xiàn)吻合后分泌物循此通道流入胸內(nèi)。
頸切口下方作皮片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