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參俱有補氣、滋陰、益血、生津、強心、健胃、鎮(zhèn)靜等作用。這些作用紅參與白參沒有嚴格的區(qū)別,但在補虛方面一般認為紅參強于白參。久服紅參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抗疲勞、抗輻射、抑制腫瘤、調整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紅參適合于老人、久病體虛者,紅參具有火大、勁足、功效強之特點,是陰盛陽虛者的首選補品,醫(yī)藥上治療虛脫或強補多用紅參。
干燥后的紅參顏色紅潤,氣味濃香。紅參較白參相比組織致密、堅固、儲藏性良好。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①《本經》:“主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②《別錄》:“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
③《藥性論》:“主五臟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亂煩悶嘔噦,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膿及癇疾,冷氣逆上,傷寒不下食,患人虛而多夢紛紜,加而用之。”
④《日華子本草》:“調中治氣,消食開胃。”
⑤《珍珠囊》:“養(yǎng)血,補胃氣,瀉心火。”
⑥《醫(yī)學啟源》:“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補元氣,止瀉,生津液。”
⑦《滇南本草》:“治陰陽不足,肺氣虛弱。”
⑧《本草蒙筌》:“定喘嗽,通暢血脈,瀉陰火,滋補元陽。”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⑨《綱目》:“治男婦一切虛證,發(fā)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痎瘧,滑瀉久痢,小便頻數(shù),淋瀝,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后諸病。”[1]
【用法用量】3~9g.
【注意】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密閉,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臨床應用
1.紅參熟地湯:主治老年人陽痿。紅參lOg,熟地30g,黃芪25g,白術15g,巴戟15g,山茱萸lOg,柏子仁lOg,五味子5g,遠志5g,肉桂5g,枸杞15g,烏藥15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l周為l療程。
2.枸杞紅參酒:(《臨床驗方集》)。身體虛弱、陽病、耳鳴、目花等癥。枸杞子80克,熟地黃60克,紅參15克,首烏50克,茯苓20克,白酒1000毫升。將前5味共研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振搖1次,浸泡14天后,即可取用。酒盡添酒,味薄即止??诜?。每次服20毫升,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