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用針灸治療面肌痙攣的報道,至遲不晚于60年代中期。在1965年有人試用皮內(nèi)針法獲效。70年代,又作了進一步探索,如采用深刺久留針法,只針健側不針患側的繆刺法等,我們使用穴位注射于抽搐最明顯之處,亦有一定效果。但總的來說實踐還是較少,且以內(nèi)部報道文章居多[2]。80年代以來,面肌痙攣的治療始得到針灸界較廣泛的重視,不僅僅是觀察例數(shù)大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對刺灸法的多方面探索,從而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獨特的刺法,如叢刺法,刺激面神經(jīng)干法,淺刺皮部法及行氣法等等。當應用傳統(tǒng)的刺灸法難以取效時,選用上述刺法往往能奏效。
面肌痙攣
各種刺灸之法治療本病,有效率一般在80%左右。有人曾比較針灸行氣法與一般針灸法或其他中西醫(yī)藥療法,發(fā)現(xiàn)無論近遠期療效,均以行氣法為優(yōu)[2]。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面肌痙攣是一種頑固且易復發(fā)的疾病,要求患者耐心治療,而醫(yī)者也應在一種方法未取效時,及時改用另一種穴位刺激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配穴:合谷,眼輪匝肌痙攣加魚腰、四白,面肌痙攣加迎香、夾承漿。
阿是穴位置:患側耳垂前耳輪切跡與耳垂根連線之中點,或乳突尖前緣下5毫米處。其下為面神經(jīng)交義點最近處,約在下頜支后緣后約0.5厘米。
(二)治法
每次僅取主穴和合谷穴,馀穴據(jù)癥酌選。先在阿是穴消毒并以2%普魯卡因局麻,取28號2.5~4厘米左右長的毫針(1~1.5寸)2根,分別刺人阿是穴和合谷。阿是穴要求刺中面神經(jīng)干。當刺中時,患者有強烈的觸電感或耳深部疼痛,術者手中有軔性感。此時,將阿是穴和合谷穴接通電針儀,開始時電流不宜過大,頻率不限,以食、拇指出現(xiàn)規(guī)律性抽動為宜。當采用提插手法或電針刺激使面神經(jīng)損傷后,表情肌可出現(xiàn)松弛(面癱)。其余配穴應使針下有酸脹或麻電感。每次針20~30分鐘,每隔5~7日針刺1次。一般針2~3次。如損傷淺表血管,針后可能出現(xiàn)腫脹,數(shù)日消退。針后如出現(xiàn)眩暈,嘔吐等并發(fā)癥,休息1~2小時即恢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顯效:患側面肌輕度無力,抽搐停止;無效:抽搐次數(shù)或程度略有改善或無改變。
共治110例,顯效107例(97.3%),無效3例(2.7%),總有效率為97.3%。通過隨訪發(fā)現(xiàn),平均有效時間約在10月左右,最長有達28月的[4~6]。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為面肌痙攣之板機點。
(二)治法
先將患側面部作常規(guī)消毒,然后用皮膚針輕輕叩打該側面部,自上至下,自左至右,反復仔細彈刺。當叩打至某部位,出現(xiàn)針尖一觸,立發(fā)痙攣現(xiàn)象時,即在該處埋撳針1支。3日后取掉所埋撳針,繼用前法,尋得阿是穴后再埋針。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7天。
(三)療效評價
按類似以上標準評定,共治45例,控制35例,顯效5例,有效3例,無效2例??傆行蕿?5.6%[10]。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四白、魚腰、攢竹、迎香、頰車。
阿是穴位置:面部痙攣之起動點。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用叢刺法。方法為取30~32號毫針(0.5~1.5寸長)15~30枚。淺刺入阿是穴,采取密集排針,或散刺(其間隔為0.5~1厘米寬),應使針尖的皮膚突起,形成一個小丘,并使針體懸吊而不下落。配穴則在面肌痙攣附近取2~3穴,亦宜淺刺。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本法針刺時,患者有輕微痛感,部分病人針刺部位有微微發(fā)熱感,或皮膚充血發(fā)紅,均屬正?,F(xiàn)象。
(三)療效評價
以類似前述標準評定,共治30例,控制為18例(60.0%),顯效5例(16.7%),好轉7例(23.3%),有效率達100%。本法簡便易行,而堅持治療是取得療效的關鍵[7]。
(一)取穴
主穴:翳風、頰車、太陽、地倉。
配穴:瞳子髎、顴髎、合谷、陽陵泉、風池。(二)治法
藥液:混合注射液(苯巴比妥鈉加1%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32磷酸鉻鹽(放射性膠體)。
每次選主穴1~2次,配穴1~2穴。上述藥液任選一種。第1組藥物,取苯巴比妥鈉注射劑0.1克加1%鹽酸普魯卡因1毫升混合后作穴位注射。第2組藥液,采用頭皮針頭注射,針頭插入穴位后,可上下緩緩提插,但不捻轉,待病人得氣后,將藥液緩緩注入,每穴注入0.1~0.2毫升(約含10~20微居里)的無菌膠體32磷酸鉻鹽溶液。
第1組藥液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第2組藥液每周1次,連續(xù)2次為一療程,隔15天后再作另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穴位注射法共治療134例,以類似前述標準評定,控制為26例(19.4%),顯效64例(47.8%),好轉41例(30.6%),無效3例(2.2%),總有效率為97.8%[8,9]。
(一)取穴
主穴:夾承漿透承漿、承漿透地倉,地倉透迎香,顴髎(或太陽)透下關,四白(或攢竹)透睛明。
配穴:風寒滯留:合谷透勞宮、太沖透涌泉;陰虛陽亢:復溜透跗陽,神闕。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據(jù)癥酌加。以28~30號毫針透刺,進針后捻轉1分鐘,留針1~2小時,每20分鐘行針1次;神闕用隔鹽灸3~5壯。隔日1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日。
(三)療效評價
共治68例,結果,痊愈26例,顯效25例,有效1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8.2%[11]。
(一)取穴
主穴:地倉(或阿是穴)、后溪、四白。
配穴:迎香、人中、承漿、頰車。
阿是穴位置:面肌抽動起點(多在嘴角或上下唇的匯合點旁開2cm處)。
(二)治法
用毫針以30度角從主穴地倉或阿是穴向迎香穴方向直透至患側內(nèi)眼角,進針2.5~3.5寸;地倉向頰車方向透刺2~3寸;從地倉透人中,從地倉透承漿。后溪直刺1.5~2.5寸,最低斜刺透過3/4手掌部分。留針1.5~2小時,用衛(wèi)生香施灸針尾。
取口徑為0.6~1寸的小玻璃火罐(或瓶)用水和成之面團并搓成面條轉在罐口,再以投火法,將火罐拔四白穴上,留罐20~3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572例,痊愈459例,顯效73例,有效19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