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方案都是什么很多人都不是特別的了解,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方案都是什么,醫(yī)學教育網的小編特為您整理撰文如下:
1、對腦積水的治療在小兒結腦抗菌藥物治療中,腦積水的控制常為治療中首要的問題。
在病程的1~2周即可從臨床上診斷出腦積水,可經CT檢查、側腦室穿刺及引流證實。對腦積水的治療除常規(guī)使用治療激素外,可采取以下措施。
(1)側腦室引流:適用于急性腦積水用其他降顱壓措施無效,或疑有腦疝形成時。持續(xù)引流時間1~3周,一般作1~2次即可控制,引流量每天可達50~200ml.
引流時應注意固定好側腦室穿刺針,以免損傷腦組織,并經常觀察腦脊液壓力,防止壓力過低引起腦出血。特別注意防止繼發(fā)感染。
(2)高滲液的應用:其作用原理為當靜脈快速滴入高滲液后,由于血與腦脊液之間滲透壓之差而產生降顱壓作用。適用于搶救腦疝患兒有嚴重腦水腫者,以及3歲以上患兒使用側腦室引流有一定困難者。
常用的高滲液有30%尿素、20%甘露醇、25%山梨醇、50%甘油糖漿口服,1~1.5gmg/(kg.d),于30分鐘內快速靜脈注入,必要時可吳2~3次。
(3)醋氮酰胺:為碳酸酐酶抑制劑,可能由于抑制腦室脈絡叢中碳酸酐酶之作用,從而使腦脊液生成減少,降低顱壓。作用較慢。劑量為20~40mg/(kg.d),分2~3次口服,療程宜長,可數(shù)周至半年。配合側腦室引流或高滲液靜點治療之前后應用,以彌補二者不能長期應用之不足。
對慢性腦積水其他降壓措施不易堅持時,更為適用。其副作用在較小嬰兒 可發(fā)生代謝性酸中毒,必要時可同時服用碳酸氫鈉以資預防。少見的副作用有血尿伴腹痛,停藥后很快恢復,最嚴重的副作用是無尿及急性腎功能衰竭。
(4)分流手術,如果由于腦底腦膜粘連梗阻致發(fā)生梗阻性腦積水時,以上療法均難以奏效,長期應用側腦室引流只直到對癥治療的作用,而且難以長期堅持,此時在抗結核藥物治療,炎癥基本控制的情況下,可考慮采用腦室腦池分流術。
2、抗結核藥物療法治療原則為早期和徹底治療(不間斷治療和長期治療)。目前多采用SM、INH、RFP和PZA合并治療。其中INH為最主要的藥物,整個療程自始至終應用。療程1~1.5年,或腦脊液正常后不少于半年。
3、激素療法 治療原則為必須與有效之抗結核藥物同時應用,劑量和療程要適中,在需要應用的病例越早用越好。由于激素有抗炎癥、抗過敏、抗毒和抗纖維性變的作用,可使中毒癥狀及腦膜刺激癥狀迅速消失,降低顱壓及減輕和防止腦積水的發(fā)生故為配合抗結核藥物的有效輔助療法。
激素對腦底腦膜炎型效果最好,如患兒已至腦膜炎型、極晚期或已發(fā)生蛛網膜下腔梗阻以及合并結核廇時,激素的效果即不顯著。
激素劑量要適中,強的松(prednisone)或強的松龍(prednisolone)1.5~2mg/(kg.d),最大量不超過45mg/d;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比強的松強5倍,故劑量為其1/5;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在急性期可靜滴1療程1~2周,劑量5mg/(kg.d);于激素減量過程中可配合促腎上腺皮腩激素(ACTH)為每天12.5~25U肌內注射。
激素于用藥4~6周后緩慢減量,根據(jù)病情在2~3月內減完。
在已有腦脊液循環(huán)梗阻或有發(fā)生梗阻趨勢之患兒,可鞘內注射激素,介對制劑種類、注入劑量及必要的稀釋等問題要特別謹慎。
4、一般療法必須嚴格執(zhí)行下列各項措施:
①切斷與開放性結核病人的接觸。
②嚴格臥床休息,營養(yǎng)必須豐富。
③細心護理。改變患兒體位。細心護理眼睛、粘膜及皮膚,預防皮膚褥瘡。耐心喂養(yǎng),保證入量?;杳曰純簯帽秋暦ā?/p>
④最好住院治療,只在條件不許可時才可考慮門診治療,但應加強隨訪及督促堅持治療。
5、對癥治療高熱及驚厥不止時可用冬眠Ⅱ號或其他鎮(zhèn)靜劑。為了改善神經系統(tǒng)代謝過程可用谷氨酸、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B12及大量維生素C等。對營養(yǎng)不良小兒或恢復極慢者可行小量(25~50ml)多次輸血。
以上關于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方案都是什么的文章由醫(yī)學教育網的小編為您整理,希望小編的文章可以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