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針灸推拿 > 推拿治療 > 正文

胃下垂-推拿治療

2014-07-08 09:34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預約>> 有問必答>> 報考測評>>

胃下垂:

【概述】

胃下垂是指胃的正常位置下降而言。本病多由腹部肌張力的低下或腹壁脂肪層缺乏,或橫隔位置下降,或隔肌缺乏懸吊力量,或由胃及其鄰近臟器的關聯(lián)韌帶缺乏懸吊力量,而致胃小彎弧線最低點下降至髂嵴連線以下,或十二指腸球部向左偏移的一種疾患。平常身體瘦弱、胸廓狹長無力型身材的人,以及體質(zhì)素肥驟瘦和多產(chǎn)婦女,易罹本病。

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多由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脾胃為后天之本,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主肌肉,脾虛則運化失常,中氣升舉無力而發(fā)生下墜。

【臨床表現(xiàn)】

消瘦、乏力,胃納減少,胸腹部脹問不舒,食后更甚,在進食后自覺胃部有墜感和腸鳴音??梢娪袊I吐、暖氣或腹瀉,便秘或交替性便秘、腹瀉,便形通常為肩而短。同時可伴有眩暈、心悸、失眠、直立性低血壓等癥?;虬橛心I、子宮等內(nèi)臟下垂并發(fā)癥。

【診斷和鑒別】

外觀瘦長無力體型:上腹部平坦,甚至凹陷,下腹部膨隆,腹部肌肉松弛,肌力降低;上腹部可捫及強烈的主動脈搏動,下腹部常有振水音。

X線胃腸鋇餐檢查是本病主要診斷依據(jù)。胃呈無力型,胃小彎弧線最低點在骼峪連線以下;十二指腸球部受胃下垂牽拉向左偏移。

通過X線胃腸鋇餐檢查即能與其他胃疾相鑒別。

【治療】

對本病若能堅持推拿治療,并輔以積極地功能鍛煉,康復還是有希望的。

1.常用手法揉法、摩法、按法、托法、插法、拿法等。

2.常用穴位及部位中脘、氣海、關元、少腹、足三里、脾俞、胃俞等,及腹部。

3.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患者取仰臥位,醫(yī)生坐于患者右側(cè),先以揉摩法施于中脘3~5分鐘后逐漸下降至氣海、關元穴,并重點按揉此M穴約10分鐘;而后以手掌置于少腹部,四指并攏,拇指分開,取小魚際和小指掌面為著力部位造成一個弧面托在胃底部,做向上托起的揉動,謂之托法。此法施用時可隨患者呼吸時腹部上下起伏而用力,當托住胃底部后再緩緩向中腹、上腹移動,如此反復約3~5分鐘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患者改取俯臥位,醫(yī)生仍坐原位,以食、中二指羅紋面為力點分別置于背部膀胱經(jīng),作自上而下往返施雙指按揉膀胱經(jīng)3~5次,并重點按揉脾俞、胃俞1~2分鐘。

患者再改取坐位,將左臂向后曲肘放于下腰部,自然放松。醫(yī)生立于左側(cè),用左手掌心頂患者的左側(cè)肩前部位;右手四指并攏以指端為力點,在肩胛骨內(nèi)下角(相當譩譆、隔關穴)向外上方插入后胛骨與肋骨之間約2~3寸;雙手呈會合之勢,持續(xù)1~2分鐘,謂之插法。做此法時患者往往會有胃上提的感覺。如此可做2~3次。用同樣方法可做右側(cè)插法。

(2)辨證治療:對消瘦、乏力、胃納不佳者,可加強中院穴按揉法,加背部捏脊法。

對眩暈、失眠者,加頭部推拿,按揉內(nèi)關、神門穴。

對伴內(nèi)臟下垂者加強氣海、關元穴按揉和少腹部托法。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