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飲食與口味:
(一)口渴與飲水
①口不渴:多見于寒證,或沒有明顯的熱邪。
②口渴多飲:是指口渴明顯,飲水量多。
③渴不多飲:多見于四種情況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
痰飲水濕內(nèi)停;
濕熱內(nèi)困;
熱入營血;
瘀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
(二)食欲與食量
1.食欲減退
久病食欲減退,兼面色萎黃,食后腹脹,疲倦者,多因脾胃虛弱所致。
2.厭食
厭食:厭惡食物,或惡聞食味。
多見于傷食,因食積胃腸,故厭而不受。
厭油膩厚味-肝膽脾胃濕熱。
孕婦厭食-妊娠后沖脈之氣上逆、胃失和降。
3.消谷善饑
消谷善饑,一般多為胃火熾盛。
消谷善饑,兼多飲多尿,形體消瘦者,多見于消渴病。
消谷善饑,兼大便溏瀉者,屬胃強(qiáng)脾弱。
4.饑不欲食
多屬胃陰虛證。
(三)口味
1.口淡-多見于脾胃虛弱、寒濕中阻及寒邪犯胃。
2.口甜-多因濕熱蘊(yùn)脾;口甜而少食、神疲乏力者,多屬脾氣虧虛。
3.口黏膩-常見于痰熱內(nèi)盛、濕熱中阻及寒濕困脾。
4.口酸-多見于傷食、肝胃郁熱等。
5.口苦-多見于心火上炎或肝膽火熱之證。
6.口澀-多與舌燥同時出現(xiàn)。為燥熱傷津,或臟腑熱盛,氣火上逆所致。
7.口咸-多認(rèn)為是腎病及寒水上泛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