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網校老師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網校老師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相信很多人會對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第一站病案分析高頻考點比較感興趣,為此,醫(yī)學教育網編輯特地為您準備了這篇關于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第一站病案分析高頻考點匯總的文章,希望對您有幫助。
第一站001
病案分析:
1.感冒-暑濕感冒
2.腸癰-濕熱證
解析:
1、暑濕傷表證
主癥:身熱,微惡風,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痰黏,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胸悶脘痞,泛惡,腹脹,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shù)。
證機概要:暑濕遏表,濕熱傷中,表衛(wèi)不和,肺氣不清。
治法:清暑祛濕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飲加減。常用藥:金銀花、連翹、鮮荷葉、鮮蘆根、香薷、厚樸、扁豆花。
2、濕熱證
證候:腹痛加劇,右下腹或全腹壓痛、反跳痛,腹皮攣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塊,壯熱,納呆,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
治法:通腑泄熱,解毒利濕透膿。
方藥:復方大柴胡湯加減。常用藥物如柴胡、黃芩、枳殼、川楝子、大黃、延胡索、白芍、蒲公英、木香、丹參、甘草。
第一站002
病案分析:
1.感冒-氣虛感冒;
2.痔-內痔,氣滯血瘀。
解析:1、虛體感冒-氣虛感冒
主癥:惡寒較甚,發(fā)熱,無汗,頭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無力,平素神疲體弱,氣短懶言,反復易感,舌淡苔白,脈浮而無力。
證機概要:氣虛衛(wèi)弱,風寒乘襲,氣虛無力達邪。
治法:益氣解表。
代表方:參蘇飲加減。常用藥:黨參、甘草、茯苓、紫蘇葉、葛根、前胡、半夏、陳皮、枳殼、桔梗。
2、內痔-氣滯血瘀證
證候:肛內腫物脫出,甚或嵌頓,肛管緊縮,墜脹疼痛,甚則內有血栓形成,肛緣水腫,觸痛明顯,舌質紅,苔白,脈弦細澀。
治法:清熱利濕,行氣活血。
方藥:止痛如神湯加減。常用藥物如當歸、黃柏、桃仁、檳榔、皂角、蒼術、秦艽、防風、澤瀉、大黃等。
第一站003
病案分析:
1.咳嗽-外感咳嗽-風燥傷肺-桑杏湯
2.脫疽——寒濕阻絡-陽和湯
解析:1、風燥傷肺證
主癥:干咳,連聲作嗆,喉癢,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帶有血絲,口干,初起或伴鼻塞、頭痛、微寒、身熱等表證,舌質紅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或小數(shù)。
證機概要:風燥傷肺,肺失清潤。
治法:疏風清肺,潤燥止咳。
代表方:桑杏湯加減。常用藥:桑葉、薄荷、淡豆豉、杏仁、前胡、牛蒡子、南沙參、浙貝母、天花粉、梨皮、蘆根。
2、寒濕阻絡證
證候: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脹疼痛,多走疼痛加劇,稍歇痛減,皮膚蒼白,觸之發(fā)涼,趺陽脈搏動減弱;舌淡,苔白膩,脈沉細。
治法: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方藥:陽和湯加減。常用藥物如熟地黃、桂枝、炮姜、白芥子、麻黃、鹿角膠、當歸等。
第一站004
病案分析:
1.咳嗽-痰濕壅肺-與喘證鑒別
2.腸癰-熱毒傷陰-與胃十二指腸潰瘍鑒別
解析:1、痰濕蘊肺證
主癥:咳嗽反復發(fā)作,咳聲重濁,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膩或稠厚成塊,色白或帶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則咳甚痰多,進甘甜油膩食物加重,胸悶脘痞,嘔惡食少,體倦,大便時溏,舌苔白膩,脈象濡滑。
證機概要:脾濕生痰,上漬于肺,壅遏肺氣。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止咳。
代表方: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yǎng)親湯加減。
常用藥:半夏、陳皮、茯苓、蘇子、萊菔子、白芥子、杏仁、佛耳草、紫菀、款冬花。
鑒別:咳嗽與喘證均為肺氣上逆之病證,臨床上也常見咳、喘并見。但咳嗽以氣逆有聲,咯吐痰液為主;喘證以呼吸困難,甚則不能平臥為臨床特征。
2、熱毒證
證候:腹痛劇烈,全腹壓痛、反跳痛,腹皮攣急,高熱不退,或惡寒發(fā)熱,時時汗出,煩渴,惡心嘔吐,腹脹,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紅絳而干,苔黃厚干燥或黃糙,脈洪數(shù)或細數(shù)。
治法:通腑排膿,養(yǎng)陰清熱。
方藥:大黃牡丹湯合透膿散加減。常用藥物如大黃、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當歸、皂角刺、穿山甲、川芎、黃芪、生甘草等。
鑒別:穿孔后溢液可沿升結腸旁溝流至右下腹部,很似急性闌尾炎的轉移性腹痛。病人既往多有潰瘍病史,突發(fā)上腹劇痛,迅速蔓延至全腹,除右下腹壓痛外,上腹仍具疼痛和壓痛,腹肌板狀強直,腸鳴音消失,可出現(xiàn)休克。多有肝濁音界消失,X線透視或攝片多有腹腔游離氣體。如診斷有困難,可行診斷性腹腔穿刺檢査。
第一站005
病案分析:
1.哮-寒包熱;
2.痔瘡-脾虛氣陷
解析:1、寒包熱哮證
主癥:喉中哮鳴有聲,胸膈煩悶,呼吸急促,喘咳氣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黃或黃白相兼,煩躁,發(fā)熱,惡寒,無汗,身痛,口干欲飲,大便偏干,舌苔白膩,舌尖邊紅,脈弦緊。
證機概要:痰熱壅肺,復感風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熱。
代表方:小青龍加石膏湯或厚樸麻黃湯加減。
常用藥:麻黃、桂枝、細辛、生石膏、厚樸、杏仁、生姜、半夏、甘草、大棗。
2、脾虛氣陷證
證候:肛門松弛,內痔脫出不能自行回納,需用手法還納,便血色鮮或淡,伴頭暈氣短,面色少華,神疲自汗,納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常用藥物如人參、黃芪、升麻、柴胡、白術、當歸、陳皮、炙甘草等。
第一站006
病案分析:
1.哮證-肺脾氣虛
2.內痔-濕熱下注
解析:1、緩解期-肺脾氣虛證
主癥:有哮喘反復發(fā)作史。氣短聲低,自汗,怕風,常易感冒,倦怠無力,食少便溏,或可有喉中時有輕度哮鳴,痰多質稀色白,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證機概要:哮病日久,肺虛不能主氣,脾虛健運無權,氣不化津,痰飲蘊肺,肺氣上逆。
治法:健脾益氣,補土生金。
代表方:玉屏風散合六君子湯加減。
常用藥:黨參、白術、茯苓、法半夏、橘皮、山藥、黃芪、防風、薏苡仁、五味子、甘草。
2、濕熱下注證
證候:便血色鮮,量較多,肛內腫物外脫,可自行回納,肛門灼熱,重墜不適,苔黃膩,脈弦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止血
方藥:臟連丸加減。常用藥物如豬大腸、黃連。
第一站007
病案分析:
1.喘證-腎虛不納-金貴腎氣丸合參蛤散
2.乳癖-沖任失調-二仙湯和四物湯
解析:1、腎虛不納證
主癥:喘促日久,動則喘甚,呼多吸少,氣不得續(xù),形瘦神憊,跗腫,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潤滑,脈微細或沉弱;或見喘咳,面紅煩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證機概要:肺病及腎,肺腎俱虛,氣失攝納。
治法:補腎納氣。
代表方: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加減。
常用藥:附子、肉桂、山萸肉、胡桃肉、紫河車、熟地、山藥、當歸、人參、蛤蚧。
2、沖任失調證
證候:多見于中年婦女。乳房腫塊月經前加重,經后緩減,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經失調,量少色淡,或閉經。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調攝沖任。
方藥:二仙湯合四物湯加減。常用藥物如仙靈脾、當歸、白芍、巴戟天、肉蓯蓉、制香附、郁金、天冬、貝母、知母。
第一站008
病案分析:
1.患者女性,53歲。平素憂思抑郁,今日情緒刺激后出現(xiàn)呼吸短促,吸粗氣憋,胸悶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鳴不著,伴心悸,失眠。苔薄,脈弦。
2.患者男性,學生,19歲。昨晨開始出現(xiàn)腹部疼痛,4小時前轉移至右下腹痛,呈持續(xù)性、進行性加劇,麥氏點壓痛,伴惡心納差,二便正常。體溫38.1,苔白膩,脈弦緊。
解析:1、郁證-痰氣郁結證
主癥:精神抑郁,胸部悶塞,脅肋脹滿,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夺t(yī)宗金鑒·諸氣治法》將本證稱為“梅核氣”。
證機概要:氣郁痰凝,阻滯胸咽。
治法:行氣開郁,化痰散結。
代表方:半夏厚樸湯加減。
常用藥:厚樸、紫蘇、半夏、茯苓、生姜。
2、腸癰-瘀滯證
證候:轉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續(xù)性、進行性加劇,右下腹局限性壓痛或拒按,伴惡心納差,可有輕度發(fā)熱;苔白膩,脈弦滑或弦緊。
治法:行氣活血,通腑泄熱。
方藥:大黃牡丹湯合紅藤煎劑加減。常用藥物如大黃、芒硝、桃仁、牡丹皮、冬瓜仁、紅藤、延胡索、乳香、沒藥等。
第一站009
病案分析:
1.肺癆-虛火灼肺
2.痔-風熱腸燥
解析:1、虛火灼肺證
主癥:嗆咳氣急,痰少質黏,或吐痰黃稠量多,時時咯血,血色鮮紅,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熱,骨蒸顴紅,五心煩熱,盜汗量多,口渴心煩,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脅掣痛,男子可見遺精,女子月經不調,形體日益消瘦。近期曾有與肺癆病人接觸史。舌干而紅,苔薄黃而剝,脈細數(shù)。
證機概要:肺腎陰傷,水虧火旺,燥熱內灼,絡損血溢。
治法:滋陰降火。
代表方:百合固金湯合秦艽鱉甲散加減。
常用藥:南沙參、北沙參、麥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味子、玄參、阿膠、龜甲。
2、風熱腸燥證
證候:大便帶血,滴血或噴射狀出血,血色鮮紅,大便秘結,或有肛門瘙癢,舌質紅,苔薄黃,脈數(shù)。
治法:清熱涼血怯風。
方藥:涼血地黃湯加減。常用藥物如生地黃、黃連、白芍、地榆、槐角、當歸、升麻、天花粉、黃芩、荊芥、枳殼等。
第一站010
病案分析:
1.胸痹-痰濁閉阻
2.乳避-肝郁痰凝
解析:1、痰濁閉阻證
主癥:胸悶重而心痛微,痰多氣短,肢體沉重,形體肥胖,遇陰雨天而易發(fā)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納呆便溏,咯吐痰涎,舌體胖大且邊有齒痕,苔濁膩或白滑,脈滑。
證機概要:痰濁盤踞,胸陽失展,氣機痹阻,脈絡阻滯。
治法:通陽泄?jié)?,豁痰宣痹?
代表方:栝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
常用藥:瓜蔞、薤白、半夏、膽南星、竹茹、人參、茯苓:甘草、石菖蒲、陳皮、枳實。
2、肝郁痰凝證
證候:多見于青壯年婦女。乳房腫塊隨喜怒消長,伴有胸悶脅脹,善郁易怒,失眠多夢,心煩口苦。苔薄黃,脈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結。
方藥:逍遙蔞貝散加減。常用藥物如柴胡、郁金、當歸、白芍、茯苓、白術、瓜蔞、半夏、制南星。
第一站011
病案分析:
1.心悸-瘀阻心脈證
2.精癃-脾腎氣虛
解析:1、瘀阻心脈證
主癥: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痛如針刺,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或代。
證機概要:血瘀氣滯,心脈瘀阻,心陽被遏,心失所養(yǎng)。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代表方: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常用藥: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當歸、桂枝、甘草、龍骨、牡蠣。
2、脾腎氣虛證
證候:尿頻,滴瀝不暢,尿線細甚或夜間遺尿或尿閉不通,神疲乏力,納谷不香,面色無華,便溏脫肛;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脾益氣,溫腎利尿。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常用藥物如人參、黃芪、升麻、柴胡、白術、當歸、陳皮、炙甘草、菟絲子、肉蓯蓉、補骨脂、車前子等。
第一站012
病案分析:
1.胸痹-心血瘀阻
2.腸癰-濕熱瀉
解析:1、心血瘀阻證
主癥:心胸疼痛,如刺如絞,痛有定處,入夜為甚,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悶,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勞累而加重,舌質紫暗,有瘀斑,苔薄,脈弦澀。
證機概要:血行瘀滯,胸陽痹阻,心脈不暢。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湯加減。
常用藥:川芎、桃仁、紅花、赤芍、柴胡、桔梗、枳殼、牛膝、當歸、降香、郁金。
2、濕熱證
證候:腹痛加劇,右下腹或全腹壓痛、反跳痛,腹皮攣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塊,壯熱,納呆,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
治法:通腑泄熱,解毒利濕透膿。
方藥:復方大柴胡湯加減。常用藥物如柴胡、黃芩、枳殼、川楝子、大黃、延胡索、白芍、蒲公英、木香、丹參、甘草。
第一站013
病案分析:
1.不寐-心膽氣虛;
2.脫疽-血脈瘀阻。
解析:1、心膽氣虛證
主癥:虛煩不寐,觸事易驚,終日惕惕,膽怯心悸,伴氣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脈弦細。
證機概要:心膽虛怯,心神失養(yǎng),神魂不安。
治法: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茯苓、甘草、茯神、遠志、龍齒、石菖蒲、川芎、酸棗仁、知母。
2、血脈瘀阻證
證候:患趾(指)酸脹疼痛加重,夜難入寐,步履艱難,患趾(指)皮色暗紅或紫暗,下垂時更甚,皮膚發(fā)涼干燥,肌肉萎縮,趺陽脈搏動消失;舌暗紅或有瘀斑,苔薄白,脈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常用藥物如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熟地黃、乳香、沒藥等。
第一站014
病案分析:
1.不詳
2.張某,男,64歲,干部。2017年3月1日初診?;颊吣蝾l,淋瀝不暢三年,尿線細,有時遺尿,甚則尿閉不通。伴神疲乏力,納谷不香,面色無華,便溏,脫肛。查體:直腸指診,表面光滑,中等硬度,富有彈性,中央溝變淺,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解析:1、不詳
2、精癃-脾腎氣虛證
證候:尿頻,滴瀝不暢,尿線細甚或夜間遺尿或尿閉不通,神疲乏力,納谷不香,面色無華,便溏脫肛;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脾益氣,溫腎利尿。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常用藥物如人參、黃芪、升麻、柴胡、白術、當歸、陳皮、炙甘草、菟絲子、肉蓯蓉、補骨脂、車前子等。
第一站015
病案分析:
1.不寐-肝火擾心
2.濕瘡-脾虛失蘊,與接觸性皮炎鑒別
解析:1、肝火擾心證
主癥:不寐多夢,甚則徹夜不眠,急躁易怒,伴頭暈頭脹,目赤耳鳴,口干而苦,不思飲食,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而數(shù)。
證機概要:肝郁化火,上擾心神。
治法:疏肝瀉火,鎮(zhèn)心安神。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車前子、當歸、生地、柴胡、甘草、生龍骨、生牡蠣、靈磁石。
2、脾虛濕蘊證
證候:發(fā)病較緩,皮損潮紅,丘疹,或丘皰疹少,瘙癢,抓后糜爛滲出,可見鱗屑;伴納少,腹脹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健脾利濕止癢。
方藥:除濕胃苓湯加減。常用藥物如蒼術、白術、豬苓、茯苓、山藥、生薏苡仁、車前草、澤瀉、徐長卿、防風、厚樸、茵陳、陳皮等。
鑒別:主要與急性濕瘡鑒別。接觸性皮炎常有明確的接觸史,皮損常限于接觸部位,皮疹較單一,有水腫、水皰,境界清楚,去除病因后較快痊愈,不再接觸即不復發(fā)。
第一站016
病案分析:
1.癇病痰火擾神跟厥證鑒別;
2.崩漏脾虛跟經期延長鑒別。
解析:1、痰火擾神證
主癥:發(fā)作時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時急躁易怒,心煩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黃,病發(fā)后,癥情加重,徹夜難眠,目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shù)。
證機概要:痰濁蘊結,氣郁化火,痰火內盛,上擾腦神。
治法:清熱瀉火,化痰開竅。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青黛、蘆薈、大黃、黃芩、梔子、姜半夏、膽南星、木香、枳實、茯苓、橘紅、人參、石菖蒲、麝香。
鑒別:厥證除見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主癥外,還有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或見口噤,握拳,手指拘急,而無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和病作怪叫之見癥,臨床上不難區(qū)別。
2、脾虛證
證候:經血非時而至,崩中暴下繼而淋瀝,血色淡而質薄,氣短神疲,面色(白光)白,或面浮肢腫,手足不溫,舌質淡,苔薄白,脈弱或沉細。
治法:補氣升陽,止血調經。
方藥:舉元煎合安沖湯加炮姜炭。
鑒別:經期延長僅為經期的延長,月經周期和經量無明顯異常表現(xiàn)。
第一站017
病案分析:
1.胃痛-淤血
2.崩漏-腎陰虛證
解析:1、瘀血停胃證
主癥:胃脘疼痛,如針刺,似刀割,痛有定處,按之痛甚,痛時持久,食后加劇,入夜尤甚,或見吐血黑便,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澀。
證機概要:瘀停胃絡,脈絡壅滯。
治法:化瘀通絡,理氣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
常用藥:蒲黃、五靈脂、丹參、檀香、砂仁。
2、腎虛證-腎陰虛證
證候:經亂無期,出血淋瀝不凈或量多,色鮮紅,質稠,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或心煩,舌質偏紅,苔少,脈細數(shù)。
治法:滋腎益陰,止血調經。
方藥:左歸丸去牛膝,合二至丸,或滋陰固氣湯。
第一站018
病案分析:
1.胃痛-濕熱中阻
2.痛經-腎氣虧虛
解析:1、濕熱中阻證
主癥:胃脘疼痛,痛勢急迫,脘悶灼熱,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飲,納呆惡心,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證機概要:濕熱蘊結,胃氣痞阻。
治法:清化濕熱,理氣和胃。
代表方:清中湯加減。
常用藥:黃連、梔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陳皮、甘草。
2、腎氣虧虛證
證候:經行后一二日內小腹綿綿作痛,腰部酸脹,經色黯淡,量少,質稀薄,或有潮熱,或耳鳴,脈細弱,苔薄白或薄黃。
治法:補腎益氣止痛。
方藥:益腎調經湯加減。
第一站019
病案分析:
1.嘔吐-肝氣犯胃-與噎膈鑒別
2.痛經-氣滯血瘀-與異位妊娠破裂鑒別
解析:1、肝氣犯胃證
主癥:嘔吐吞酸,暖氣頻繁,胸脅脹痛,舌淡紅,苔薄,脈弦。
證機概要:肝氣不疏,橫逆犯胃,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代表方:四七湯加減。
常用藥:蘇葉、厚樸、半夏、生姜、茯苓、大棗。
鑒別:嘔吐與噎膈,皆有嘔吐的癥狀。然嘔吐之病,進食順暢,吐無定時。噎膈之病,進食梗噎不順或食不得入,或食人即吐,甚則因噎廢食。嘔吐大多病情較輕,病程較短,預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內傷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較長,預后欠佳。
2、氣滯血瘀
證候:每于經前一二日或月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或伴胸脅、乳房作脹,或經量小,或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除后痛減,經凈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滑。
治法:理氣化瘀止痛。
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
鑒別:異位妊娠破裂多有停經史和早孕反應,妊娠試驗陽性;婦科檢查時,宮頸有抬舉痛,腹腔內出血較多時,子宮有漂浮感;盆腔B超檢査??梢娮訉m腔以外有孕囊或包塊存在;后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陽性;內出血嚴重時,患者可出現(xiàn)休克表現(xiàn),血紅蛋白下降。痛經雖可出現(xiàn)劇烈的小腹痛,但無上述妊娠征象。
第一站020
病案分析:
1.嘔吐-外邪犯胃
2.絕經前后諸證-腎陰虛
解析:1、外邪犯胃證
主癥:突然嘔吐,胸脘滿悶,發(fā)熱惡寒,頭身疼痛,舌苔白膩,脈濡緩。
證機概要:外邪犯胃,中焦氣滯,濁氣上逆。
治法:疏邪解表,化濁和中。
代表方:藿香正氣散加減。
常用藥: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厚樸、半夏、陳皮、白術、茯苓、甘草、桔梗、生姜、大棗。
2、腎陰虛
證候:頭暈耳鳴,頭部面頰陣發(fā)性烘熱、汗出,五心煩熱,腰膝酸痛,或月經先期或先后不定,經色鮮紅,量或多或少,或皮膚干燥瘙癢,口干,大便干結,尿少色黃,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滋養(yǎng)腎陰,佐以潛陽。
方藥:左歸飲加制首烏、龜板。
第一站021
病案分析:
1.腹痛-瘀血內阻
2.絕經前后諸證-腎陽虛
解析:
1、瘀血內停證
主癥:腹痛較劇,痛如針刺,痛處固定,經久不愈,舌質紫黯,脈細澀。
證機概要:瘀血內停,氣機阻滯,脈絡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和絡止痛。
代表方:少腹逐瘀湯加減。
常用藥:桃仁、紅花、牛膝、川芎、赤芍、當歸、生地、甘草、柴胡、枳殼、桔梗。
2、。腎陽虛
證候: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納呆腹脹,大便溏薄,或經行量多,或崩中暴下,色淡或黯,有塊,面浮肢腫,夜尿多或尿頻失禁,或帶下清稀,舌淡或胖嫩,邊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溫腎扶陽,佐以溫中健脾。
方藥:右歸丸合理中丸。
第一站022
病案分析:
1.腹痛-飲食積滯
2.帶下病-帶下過多-肝腎虧虛
解析:
1、飲食積滯證
主癥: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噯腐吞酸,厭食嘔惡,痛而欲瀉,瀉后痛減,或大便秘結,舌苔厚膩,脈滑實。
證機概要:食滯內停,運化失司,胃腸不和。
治法:消食導滯,理氣止痛。
代表方:枳實導滯丸加減。
常用藥:大黃、枳實、神曲、黃芩、黃連、澤瀉、白術、茯苓。
2.帶下病-帶下過多-肝腎虧虛,教材無此證型。
第一站023
病案分析:
1.泄瀉-腎陽虛衰
2.帶下病-帶下過少——肝腎虧虛
解析:
1.腎陽虛衰證
主癥:黎明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腹部喜暖,瀉后則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證機概要:命門火衰,脾失溫煦。
治法:溫腎健脾,固澀止瀉。
代表方:四神丸加減。
常用藥: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五味子。
2、肝腎虧損證
證候:帶下過少,甚至全無,陰部干澀灼痛,或伴陰癢,陰部萎縮,性交疼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烘熱汗出,煩熱胸悶,夜寐不安,小便黃,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或沉弦細。
治法:滋補肝腎,養(yǎng)精益血。
方藥:左歸丸加知母、肉蓯蓉、紫河車、麥冬
第一站024
病案分析:
1.泄瀉-腎陽虛衰-四神丸
2.絕經前后諸證-陰陽失調-二仙湯
解析:
1.腎陽虛衰證
主癥:黎明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腹部喜暖,瀉后則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證機概要:命門火衰,脾失溫煦。
治法:溫腎健脾,固澀止瀉。
代表方:四神丸加減。
2、腎陰陽俱虛
證候:時而畏寒惡風,時而潮熱汗出,腰酸乏力,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舌淡苔薄,脈沉細。
治法:補腎扶陽,滋腎養(yǎng)血。
方藥:二仙湯加生龜板、女貞子、補骨脂。
第一站025
病案分析:
1.痢疾-濕熱痢
2.小兒泄瀉-脾虛瀉
解析:
1、濕熱痢
主癥:痢下赤白膿血,黏稠如膠凍,腥臭,腹部疼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證機概要:濕熱蘊結,熏灼腸道,氣血壅滯。
治法:清腸化濕,調氣和血。
代表方:芍藥湯加減。
常用藥:芍藥、當歸、甘草、木香、檳榔、大黃、黃芩、黃連、肉桂、金銀花。
2、脾虛瀉證
證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瀉,時輕時重,面色萎黃,食欲不振,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指紋淡。
治法:健脾益氣,助運止瀉。
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常用黨參、白術、茯苓、山藥、蓮子肉、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
第一站026
病案分析:
1.便秘,氣虛秘,黃芪湯加減,和腸結相鑒別。
2.閉經,腎氣虧虛,加減蓯蓉菟絲子丸,與胎死不下相鑒別。
解析:
1、氣虛秘
主癥:大便并不干硬,雖有便意,但排便困難,用力努掙則汗出短氣,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弱。
證機概要:脾肺氣虛,傳送無力。
治法:益氣潤腸。
代表方:黃芪湯加減。
常用藥:黃芪、麻仁、白蜜、陳皮。
便秘與腸結:兩者皆為大便秘結不通。但腸結多為急病,因大腸通降受阻所致,表現(xiàn)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無矢氣和腸鳴音,嚴重者可吐出糞便。便秘多為慢性久病,因大腸傳導失常所致,表現(xiàn)為腹部脹滿,大便干結艱行,可有矢氣和腸鳴音,或有惡心欲吐,食納減少。
2、閉經無此證,對應的此方劑
肝腎不足證
證候:年逾十八尚未行經,或由月經后期量少逐漸發(fā)展至閉經,體質虛弱,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舌淡紅,苔少,脈沉弱或細澀。
治法:補腎養(yǎng)肝調經。
方藥:歸腎丸,或加減蓯蓉菟絲子丸,或滋腎補沖丸。
胎死不下
胎死腹中者,除月經停閉外,尚應有妊娠的征象,但子宮增大多小于%經月份。B超檢査宮腔內可見孕囊、胚芽或胎體,但無胎心搏動。閉經者,停經前大多有月經紊亂,停經后無妊娠征象。
第一站027
病案分析:
1.便秘-氣虛秘-黃芪湯加減-和腸結相鑒別;
2.閉經,腎氣虧虛,加減蓯蓉菟絲子丸,與胎死不下相鑒別
解析:
1、氣虛秘
主癥:大便并不干硬,雖有便意,但排便困難,用力努掙則汗出短氣,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弱。
證機概要:脾肺氣虛,傳送無力。
治法:益氣潤腸。
代表方:黃芪湯加減。
常用藥:黃芪、麻仁、白蜜、陳皮。
2、閉經無此證,對應的此方劑
肝腎不足證
證候:年逾十八尚未行經,或由月經后期量少逐漸發(fā)展至閉經,體質虛弱,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舌淡紅,苔少,脈沉弱或細澀。
治法:補腎養(yǎng)肝調經。
方藥:歸腎丸,或加減蓯蓉菟絲子丸,或滋腎補沖丸。
第一站028
病案分析:
1.便秘-熱秘;
2.產后發(fā)熱——感染邪毒
解析:
1、熱秘
主癥:大便干結,腹脹腹痛,口干口臭,面紅心煩,或有身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燥,脈滑數(shù)。
證機概要:腸腑燥熱,津傷便結。
治法:瀉熱導滯,潤腸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減。
常用藥:大黃、枳實、厚樸、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藥。
2、感染邪毒
證候:高熱寒戰(zhàn),小腹疼痛拒按,惡露量多或少,色紫黯如敗醬,有臭氣,煩躁口渴,尿少色黃,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化疲。
方藥:解毒活血湯加銀花、益母草。
第一站029
病案分析:
1.脅痛肝絡失養(yǎng)一貫煎與胃脘痛鑒別
2.不孕肝氣郁結開郁種玉湯與暗產鑒別
解析:
1、肝絡失養(yǎng)證
主癥:脅肋隱痛,悠悠不休,遇勞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煩熱,頭暈目眩,舌紅少苔,脈細弦而數(shù)。
證機概要:肝腎陰虧,精血耗傷,肝絡失養(yǎng)。
治法:養(yǎng)陰柔肝。
代表方:一貫煎加減。
常用藥:生地、枸杞、黃精、沙參、麥冬、當歸、白芍、炙甘草、川楝子、延胡索。
脅痛與胃脘痛脅痛與胃脘痛的病證中皆有肝郁的病機。但胃脘痛病位在胃脘,兼有噯氣頻作、吞酸嘈雜等胃失和降的癥狀。而脅痛病位在脅肋部,伴有目眩、口苦、胸悶、喜太息的癥狀。
2、肝郁
證候:多年不孕,經期先后不定,經來腹痛,行而不暢,量少色黯,有小血塊,經前乳房脹痛,精神抑郁,煩躁易怒,舌質正?;蝼黾t,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養(yǎng)血理脾。
方藥:開郁種玉湯加減。
與暗產鑒別。暗產是指早早孕期,胚胎初結而自然流產者。此時孕婦尚未有明顯的妊娠反應,一般不易覺察而誤認為不孕。通過基礎體溫監(jiān)測、早孕試驗及病理學檢查可明確。
第一站030
病案分析:
1.脅痛-瘀血阻絡證;
2.癥瘕-血瘀證。
解析:
1、瘀血阻絡證
主癥:脅肋刺痛,痛有定處,痛處拒按,入夜痛甚,脅肋下或見有癮塊,舌質紫暗,脈沉澀。
證機概要:瘀血停滯,絡脈痹阻。
治法:祛瘀通絡。
代表方:血府逐瘀湯或復元活血湯加減。
常用藥:當歸、川芎、桃仁、紅花、柴胡、枳殼、制香附、川楝子、郁金、五靈脂、蒲黃、三七粉。
2、血瘀
證候:胞中積塊堅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暗,肌膚乏潤,月經量多或經期延后,口干不欲飲,舌邊有瘀點,脈沉澀。
治法:活血散結,破瘀消癥.
方藥:桂枝茯苓丸加減。
上文關于“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第一站病案分析高頻考點匯總”的文章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網校老師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網校老師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