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總結了286例肛裂患者排便困難的護理。筆者認為應做好心理護理,指導飲食、活動、排便,以減輕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肛裂;排便困難;護理
肛裂是指肛管皮膚及皮下組織裂開或形成潰瘍,以肛門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為主要臨床表現。多數患者存在排便困難,常給患者帶來較大心理、生理上的痛苦,做好此類患者的護理工作有著很重要的臨床意義,現將工作體會小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肛裂病例286例,男127例,女159例;年齡10~63歲,平均30.4歲;病程2~20年。后正中肛裂231例,占80.8%;前正中裂26例,占9.1%;前后均有者29例,占10.1%.有排便困難269例,占94.1%.
2原因分析
2.1肛裂的病因
干硬糞便、婦女分娩、肛鏡檢查操作不當、術后肛管狹窄及肛門外傷都可以引起肛管裂傷。外括約肌淺部前后向呈梭形包繞肛管,但肛管后方缺乏肌肉支持,為一薄弱區(qū),當干硬糞便通過時易將皮膚撕裂。另外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肛管后正中是一潛在的缺血區(qū),遠端肛管的血供來自于直腸下動脈和陰部內動脈的分支,這些血管及其分支穿過坐骨直腸窩和肛管括約肌到達肛管皮膚黏膜。幾乎所有的慢性肛裂患者均伴高肛管壓,高肛管壓一般是由于肛門內括約肌痙攣引起的。
2.2排便的特點
肛裂患者糞便頭部多為棕褐色或黑色棒狀硬便,其余為黃色固體軟便。說明糞便頭部在腸道存留時間超過48h,自乙狀結腸來的糞便在直腸塑型時疊加在干燥糞便上,干燥的糞便始終存在于直腸內。根據排便生理,糞便在直腸內達到閾值后,刺激直腸壁接收器,產生腸壁神經節(jié)反射,使直腸收縮,內括約肌放松,糞便下移至肛竇區(qū),產生便意反射,如果軟便產生正常刺激,則稀便刺激性強,硬便推動下移困難,刺激性弱,產生便意也弱。大便強行通過時,刺激內括約肌引起疼痛,大便通過后內括約肌被擴張,內括約肌痙攣狀態(tài)暫時被解除,疼痛感消失,排便結束后,內括約肌恢復其靜息狀態(tài),故患者又出現持續(xù)性疼痛。
2.3心理特點
大部分肛裂患者有害怕排便的傾向,害怕排便時疼痛和出血,害怕程度隨病程延長而加重,部分患者甚至出現頭暈、心慌等癥狀;尤其陳舊性肛裂患者,性情多焦慮,機體對外界刺激敏感。如果大腦經?;蜷L時間地抑制排便,一方面可使直腸對糞便刺激敏感性降低或消失,另一方面糞便在直腸、乙狀結腸和降結腸停留時間過久,水分吸收過多,使糞便干燥,導致排出困難。
3護理
3.1心理護理
重視與患者的交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說明緊張、焦慮的精神因素對排便的不良影響,使患者真正認識到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順利排便,減輕排便可能帶來的痛苦。在心理護理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素質采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和心理暗示,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異。
3.2飲食護理
在飲食護理過程中應告知患者合理的飲食才是順利排便的前提。少進食,長時間進食半流質、流質會導致腸功能紊亂,引起排便困難。肛裂患者可在正常飲食的同時,適當進食水果如香蕉、梨,多飲水,不強調多次,但要求多量,以晨起冷鹽水效果最佳。多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蘑菇、黑木耳、茄子、玉米、杏仁等。在進食過程中要控制速度,以細嚼慢咽為宜。也可用緩瀉劑軟化糞便。
3.3活動
患者適當活動,尤以晨起、餐后活動為主。有規(guī)律地進行揉腹運動,必要時配合足三里按壓以促進腸蠕動,為順利排便提供正常的動力。
3.4指導用藥
硝酸甘油能提供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能松弛內括約肌或降低肛管壓力,指導患者局部正確使用硝酸甘油軟膏。
3.5擴肛
通過手法擴張括約肌,使其張力下降,緩解痙攣,使肛裂愈合。需長期堅持,每日兩次。
3.6排便時的護理
疼痛導致患者排便時不敢用力,指導患者排便前后養(yǎng)成溫水坐浴的良好習慣,水溫以40℃~50℃,時間10~15min為宜??墒垢亻T括約肌松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促進潰瘍愈合。
4小結
肛裂的發(fā)生是在長期的多種病因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治療重點在于緩解內括約肌痙攣和降低肛管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壓力。綜合目前國內外文獻,肛裂首選非手術治療。作為護士,可通過心理護理、飲食護理、指導活動、用藥、擴肛、排便來幫助患者減輕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