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寒涼和溫熱是對立的兩種藥性;寒和涼之間、熱和溫之間,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說藥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別,溫次于熱、涼次于寒。 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藥性的寒、熱、溫、涼,是藥物作用于人體發(fā)生的反應歸納出來的,例如,感受風寒、怕冷發(fā)熱、流清涕、小便清長、舌苔白,這是寒的癥狀,這時用紫蘇、生姜煎了湯飲服后,可以使病員發(fā)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癥狀,說明紫蘇、生姜的藥性是溫熱的。如果生了療瘡、熱療、局部紅腫疼痛,甚至小便黃色、舌苔發(fā)黃,或有發(fā)熱,這就是熱的癥狀,這時用金銀花、菊花來治療,可以得到治愈,說明金銀花、菊花的藥性是寒涼的。
中草藥的藥性,通過長時期的臨床實踐,絕大多數已為人們所掌握,如果我們熟悉了各種藥物的藥性,就可以根據“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和“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針對病情適當應用了。一般是,寒涼藥,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熱性病癥。溫熱藥,大多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寒性病癥。此外,還有一些藥物的藥性較為平和,稱為“平”性。由于平性藥沒有寒涼藥或溫熱藥的作用來得顯著,所以在實際上雖有寒、熱、溫、涼、平正氣,而一般仍稱為四氣。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種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覺器官辨別出來的,或是根據臨床治療中反映出來的效果而確定的。各種滋味的作用如下:
?。ㄒ唬┬?有發(fā)散、行氣或潤養(yǎng)等作用。一般發(fā)汗的藥物與行氣的藥物,大多數有辛味;某些補養(yǎng)的藥物,也有辛味。
(二)甘 有滋補、和中或緩急的作用。一般滋補性的藥物及調和藥性的藥物,大多數有甘味。
?。ㄈ┧?有收斂、固澀等作用。一般帶有酸味的藥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ㄋ模┛?有瀉火、燥濕、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熱、燥濕、瀉下和降逆作用的藥物,大多數有苦味。
?。ㄎ澹┫?有軟堅、散結或瀉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結塊的藥物和一部分瀉下通便的藥物,帶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還有淡味、澀味,它們的意義和作用是這樣的:
?。ㄒ唬┑?就是淡而無味,有滲濕、利尿作用。一般能夠滲利水濕、通利小便的藥 物,大多數是淡味。
?。ǘ?有收斂止汗、固精、止瀉及止血等作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由于淡味,沒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將它和甘味并列,稱“淡附于甘”;同時,澀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雖然有七種滋味,但習慣上仍稱“五味。
氣和味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種藥物既具有一定的氣,又具有一定的味。由于氣有氣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須將氣和味的作用綜合起來看待,例如,紫蘇性味辛溫,辛能發(fā)散,溫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蘇的主要作用是發(fā)散風寒;蘆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熱,所以可知蘆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熱生津……等。
一般說,性味相同的藥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藥物,功效也就有所區(qū)別;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藥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處和不同之點。例如,同樣是寒性藥,若味不相同,或為苦寒,或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異,如黃連苦寒、可以清熱燥濕,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風熱;同樣是甘味藥,但氣有所不同,或為甘溫,或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樣,如黃耆甘溫、可以補氣,蘆根甘寒、能清熱生津。所以,在辨識藥性時,不能把藥物的氣與味孤立起來。
在臨床具體應用時,一般都是既用其氣、又用其味的,而在特殊應用的時候,配合其它藥物,則或用其氣,或用其味。
【文獻摘錄】
《珍珠囊》:「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緩,苦主堅、咸主軟;辛能散結潤燥、致津液、通氣,酸能收緩斂散,甘能緩急調中,苦能燥濕堅欽,咸能軟堅,淡能利竅?!?
《用藥法象》:「夫藥有溫涼寒熱之氣,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一物之內,氣味兼有;一藥之中,理性具焉。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
《景岳全書》:「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藥,是以氣味之有偏也。蓋氣味之正者,谷食之屬是也,所以養(yǎng)人之正氣;氣味之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氣。其為故也,正以人之為病,病在陰陽偏勝耳。」
《本草綱目》:「寇氏言寒熱溫涼是性,香臭腥躁是氣....但自素問以來,只以氣味言.....?!?
《中醫(yī)名詞術語選釋》:「近人認為藥物味道的不同,與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如味辛的多含揮發(fā)油,味酸的多含有機酸,味甘的多含糖類,味音的則可能含生物堿,甘類或苦味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