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時間待定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在幼紅細胞的發(fā)育成熟過程中,細胞核的存在對于細胞分裂和合成血紅蛋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這些階段,合成細胞核的主要構成物質—DNA必須有維生素B12和葉酸作為輔酶。
維生素B12是含鈷的有機化合物,多存在于動物性食品中。機體對維生素B12的吸收必須要有內因子(intrinsicfactor)和R結合蛋白(Rprotein)參與。內因子是由胃腺的壁細胞所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分子量在50000-60000之間,而R(rapid)蛋白是一種電泳速度很快的血漿蛋白。在酸性的胃液中,維生素B12主要與R蛋白結合,到了小腸上段處胰蛋白酶將這種結合斷裂,維生素B12轉而與內因子結合。內因子有兩個活性部位,一個部位可與維生素B12結合,另一個部位則可與回腸上皮細胞膜上的特異受體結合。在正常情況下,內因子-B12復合物在小腸上段可保護維生素B12不受小腸內蛋白水解酶的破壞。當復合物運行至回腸段,便與回腸粘膜受體結合而被吸收進入門脈系統(tǒng)血流,一部分貯存在肝,一部分又與運輸維生素B12的轉鈷蛋白Ⅱ(transcobalamineⅡ)結合,沿血液輸送到造血組織,參與紅細胞生成過程。當胃的大部分被切除或胃腺細胞受損傷,機體缺乏內因子,或體內產生抗內因子的抗體時,即可發(fā)生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影響幼紅細胞的分裂和血紅蛋白合成,出現(xiàn)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即大細胞性貧血。
葉酸是以蝶酰單谷氨酸的形式吸收的。吸收之后,在雙氫葉酸還原酶的催化下,形成四氫葉酸。存在于血漿中的葉酸幾乎全是四氫葉酸的單谷氨酸鹽。但進入組織細胞后,又通過酶促作用,再轉變?yōu)槎喙劝彼猁},才具有活性。葉酸缺乏時也引起與維生素B12缺乏時相似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只是在維生素B12缺乏時,還可伴有神經系統(tǒng)和消化道癥狀。
合成血紅蛋白還必須有鐵作為原料,每亳升紅細胞需要1mg鐵,每天需要20-25mg鐵用于紅細胞生成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但人每天只需從食物中吸收1mg(約5%)以補充排泄的鐵,其余95%均來自人體鐵的再利用。機體貯存的鐵主要來自于破壞了的紅細胞。衰老的紅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后,血紅蛋白被消化而釋出血紅素中的Fe2+.這樣釋出的鐵即與鐵蛋白(ferritin)結合,此時的鐵為Fe3+,聚集成鐵黃素顆粒而沉淀于巨噬細胞內。血漿中有一種運鐵蛋白(transferrin),可以來往運行于巨噬細胞與幼紅細胞之間,以運送鐵。貯存于鐵蛋白中的Fe3+,先還原成Fe2+再脫離鐵蛋白,而后與運鐵蛋白結合。每分子運鐵蛋白可以運送兩個Fe2+,運送到幼紅細胞后,又可反復作第二次運輸。此外,還可以通過巨噬細胞與紅母細胞直接接觸,以提供合成血紅蛋白所需的鐵。由于慢性出血等原因,體內貯存的鐵減少,或造血功能增強而供鐵不夠,均可引起小細胞性貧血,這主要是合成血紅蛋白不足。此外,紅細胞生成還需要氨基酸和蛋白質、維生素B6、B2、C、E,微量元素銅、錳、鈷和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