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雷公炮炙論》
【拼音名】Qiān Niú Zǐ
【英文名】Pharbitis Seed
【別名】草金鈴、金鈴、黑牽牛、白牽牛、黑丑、白丑、丑牛子、二丑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牽?;蛎珷颗5鹊姆N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harbitis (L.) Choisy .2.Pharbitis purpurea(L.) Voigt采收和儲藏:秋季果實 成熟未開裂時將藤割下,曬干,種子自然脫落,除去果殼雜質。
【原形態(tài)】1.牽牛,一年生攀援草本。莖纏繞,長2m能上能下,被倒向的短柔毛及雜有倒向或開展的長硬毛。葉互生;葉柄長2-15cm;葉片寬卵形中近圓形,深或淺3裂,偶有5裂,長4-15cm,寬。5-14cm,基部心形,中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漸尖或驟尖,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裂口銳或圓,葉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漸尖或柔尖,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裂口銳或圓,葉面被微硬的柔毛?;ㄒ干?,單一或2-3朵著生于花序梗頂端,花序梗長短不一,被毛;苞片2,線形或葉狀;萼片5,近等長,狹披針形,外面有毛;花冠漏斗狀,長5-10cm,藍紫色或紫紅色,花冠管色淡;雄蕊5,不伸出花冠外,花絲不等長,基部稍闊,有毛;雌蕊1,子房無毛,3室,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直徑0.8-1.3cm,3瓣裂。種子5-6顆,卵狀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黃色?;ㄆ?-9月,果期8-10月。
2.形態(tài)與牽牛相似,主要區(qū)別點是:葉片圓心形或寬卵狀心形,長4-18cm,寬3.5cm,通常全緣?;ㄒ干?,單一或2-5朵成傘形聚傘花序,萼片卵狀披針形。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原產(chǎn)美洲,我國各地常見栽培,也常逸為野生。
2.生于平地以至海拔2800m的田邊、路旁、宅旁或山谷林內(nèi),栽培或野生。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資源分布:牽牛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圓牽牛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
【栽培】1.氣候土壤: 牽牛適應性較強,對氣候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溫和的氣候和中等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宜。過于低濕或干燥瘦嵴之地,生長均不良。
2.種植: 以種子繁殖,于4-5月播種。播種前翻土作畦(如利用籬邊、墻邊、田埂等地種植,則不需作畦),畦寬約1.3m,按株距23-33cm、行距30-50cm開穴,每穴播種子4-5粒。播后覆細土一層,以種子不露出為宜。種子發(fā)芽后,幼苗生長真葉2-3片時,便須間苗、補苗,亦可進行移植。以每穴保留2-3株即可。
3.田間管理:在藤蔓尚短時,可以進行松土除草1-2次。至藤蔓較長時,須設立支柱,或間種玉米、高梁等作物使其攀援其上,以代支柱。施肥,在前期施以人糞尿、硫酸氨等氮肥為宜,后期多施草木灰、骨粉等磷鉀肥為宜。
【性狀】性狀鑒別 種子似桔瓣狀,略具3棱,長5-7mm,寬3-5mm.表面灰黑色(黑丑),或淡黃白色(白丑),背面弓狀隆起,兩側面稍平坦,略具皺紋,背面正中有一條淺縱溝,腹面棱線下端為類圓形淺色種臍。質堅硬,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折疊的子葉2片。水浸后種皮呈龜裂狀,有明顯粘液,氣微味辛、苦、有麻舌感。以顆粒飽滿、無果皮等雜質者為佳。
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略呈切向延長,有的含棕色物,間有分化成單細胞的非腺毛表皮下方為1列扁小的下皮細胞。柵狀細胞層由2-3列細胞組成,靠外緣有一光輝帶。營養(yǎng)層由數(shù)列切向延長的細胞及頹廢細胞組成,有細小維管束,薄壁細胞中含細小淀粉粒。內(nèi)胚乳最外1-2列細胞類方形,壁稍厚,內(nèi)側細胞的壁粘液化。子葉落歸根薄壁組織中散有多數(shù)圓形的分泌腔,直徑約至108μm;薄壁細胞中充滿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并含草酸鈣簇晶;直徑約18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