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2年第36期
問題索引:
1.【問題】靜脈采血法與皮膚采血法的區(qū)別?
2.【問題】血漿的黏滯性主要決定于?
3.【問題】體液抗凝系統(tǒng)都包括?
4.【問題】糖的有氧氧化分為幾個階段?
具體答案:
1.【問題】靜脈采血法與皮膚采血法的區(qū)別?
【解答】靜脈采血:多采用位于體表的淺靜脈,通常采用肘部靜脈、手背靜脈、內踝靜脈或股靜脈。小兒可采頸外靜脈血液。根據(jù)采血量可選用不同型號注射器,配備相應的針頭。某些特殊檢查,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處理后的試管或塑料試管。
皮膚采血法:曾稱為毛細血管采血法,是采集微動[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脈、微靜脈和毛細血管的混合血,同時含細胞間質和細胞內液。通常,選擇耳垂或手指部位。耳垂采血痛感較輕,操作方便,但血循環(huán)較差,受氣溫影響較大,檢查結果不夠恒定(如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等測定結果比手指血或靜脈血高),一般情況下不宜使用。手指采血操作方便,檢查結果比較恒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采集左手無名指指端內側血液,嬰幼兒可采集大拇趾或足跟內外側緣血液,嚴重燒傷患者,可選擇皮膚完整處采血。
2.【問題】血漿的黏滯性主要決定于?
【解答】正常人全血黏度約為生理鹽水黏度的4~5倍,血漿黏度約為生理鹽水黏度的1.6倍。血液黏度與血細胞比[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容和血漿黏度有關,其中,血漿黏度受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質的影響,它們的濃度越高,血漿黏度越高。
3.【問題】體液抗凝系統(tǒng)都包括?
【解答】體液抗凝系統(tǒng)包括:
①抗凝血酶Ⅲ(AT-Ⅲ):是體內主要的抗凝物質,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AT-Ⅲ是肝素依賴的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分子中有肝素結合位點和凝血酶結合位點??鼓龣C制:肝素與AT-Ⅲ結合,引起AT-Ⅲ的構型發(fā)生改變,暴露出活性中心,后者能夠與絲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FⅩa、FⅫa、FⅪa、FⅨa等以1:1的比例結合形成復合物,從而使這些酶失去活性。
②蛋白C系統(tǒng):包括蛋白C、血栓調節(jié)蛋白(TM)及活化蛋白C抑制物。PC和PS均由肝臟合成,是依賴維生素K的抗凝物質。TM則[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由血管內皮細胞合成??鼓龣C制:凝血酶與TM以1:1比例結合形成復合物,后者使PC釋放出小肽,生成活化蛋白C(APC)。APC在PS的輔助下,形成FPS-APC-磷脂復合物,該復合物可以滅活FⅤa、FⅧa;抑制FⅩa與血小板膜磷脂的結合;激活纖溶系統(tǒng);增強AT-Ⅲ與凝血酶的結合。
③其他抗凝物質:包括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TFPI)、肝素輔因子Ⅱ(HCⅡ)、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2巨球蛋白(α2-M)和C1-抑制劑(C1-INH)。
4.【問題】糖的有氧氧化分為幾個階段?
【解答】有氧氧化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胞液反應階段:糖酵解產(chǎn)物NADH不用于還原丙酮酸生成乳酸,兩者進入線粒體氧化。
第二階段:線粒體中的反應階段:①丙酮酸經(jīng)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氧化脫羧生成乙酰CoA。是關鍵性的不可逆反應。其特征是丙酮酸氧化釋[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放的能量以高能硫酯鍵的形式儲存于乙酰CoA中,這是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的開端。②三羧酸循環(huán)及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環(huán)是在線粒體內進行的一系列酶促連續(xù)反應,從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縮合成檸檬酸到草酰乙酸的再生,構成一次循環(huán)過程,其間共進行四次脫氫氧化產(chǎn)生2分子CO2,脫下的4對氫,經(jīng)氧化磷酸化生成H2O和ATP。
點擊下載: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2年第36期
〖醫(yī)學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4年第44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4年第43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4年第42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4年第41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4年第40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4年第39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4年第38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4年第37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4年第36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