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子宮肌瘤不斷長大,要治療選哪種方式好?”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在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老師就子宮肌瘤的知識點為大家整理如下:
我們很多女性都會有這樣的困擾:眼看著子宮肌瘤從1cm長到5cm,再長到8、9cm,自己卻不知道選擇哪種治療方式。那么,面對不斷長大的子宮肌瘤,要治療選擇哪種方式好呢?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主要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間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子宮肌瘤多見于30-50歲育齡期女性,以40-50歲最多見,發(fā)病率達25%-40%左右。按照肌瘤所在的部位分為:宮體肌瘤、宮頸肌瘤;按照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系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目前,面對不斷長大的子宮肌瘤,治療方法主要有:
藥物治療
目前沒有藥物能夠消除肌瘤,有的藥物在用藥期間肌瘤會暫時縮小,但是停藥往往會繼續(xù)生長。因此,藥物一般不做為子宮肌瘤的常規(guī)治療方式。
手術治療
手術是當前子宮肌瘤的主要治療方法,子宮肌瘤體積大或者引起了膀胱、直腸等壓迫癥狀;引起了月經(jīng)量增多及繼發(fā)貧血;影響了懷孕等情況通常需要手術治療。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手術方式有很多種,具體來看:
1.子宮肌瘤剔除術
方法是切開子宮,將肌瘤從假包膜中剔除,然后縫合子宮。這種手術方式保留了子宮,保留了子宮的孕育功能。但存在術后肌瘤復發(fā)的問題。并且創(chuàng)口大:≥10cm;疼痛:術后切口部位常伴有疼痛、酸脹、麻木感;恢復慢:造成切口附近肌肉、血管和相應神經(jīng)的損傷,有可能伴隨某些組織感染并發(fā)癥;住院時間長:術后24小時下床,7-15天出院;出血多等,而且還存在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切口裂開等。
2.腹腔鏡
腹腔鏡下治療方式包括子宮切除、肌瘤剔除等。腹腔鏡是一種帶有微型攝像頭的器械,腹腔鏡手術是指: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將腹腔鏡鏡頭(直徑為3~10mm)插入腹腔內(nèi),通過鏡頭使操作醫(yī)生在專用監(jiān)視器上觀察到患者腹腔內(nèi)的情況,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并且運用特殊的腹腔鏡器械進行手術。創(chuàng)口小:腹部微小切口,0.5cm至1cm,基本不留疤痕,有“鑰匙孔”之稱。此種治療患者疼痛輕;恢復快,大大減少了對臟器的損傷和對臟器功能的干擾;住院時間短,一般情況下手術后6-8小時可下床,12-24小時肛門排氣即可進食,3-5天出院,一周后基本恢復;出血少。
3.宮腔鏡
利用鏡體的前部進入宮腔,是一種侵入性的診斷性檢查操作技術,可以在局部麻醉或靜脈麻醉下進行。適合子宮帶蒂的粘膜下肌瘤,且小于7厘米。
4.子宮動脈栓塞術
其是血管介入治療技術的一種。在醫(y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通過導管等器材,經(jīng)皮穿刺,把導管插入髂內(nèi)動脈前干或子宮動脈進行栓塞,阻斷肌瘤的血供,“餓死”肌瘤,達到治療的目的。和傳統(tǒng)手術比較,動脈栓塞治療比較簡便,創(chuàng)傷也比較小,恢復快,但治療后也會存在栓塞藥物的反流,盆腔疼痛等一系列的并發(fā)癥。
5.聚焦超聲消融手術
聚焦超聲消融手術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主要利用超聲波的穿透性、聚焦性,將體外低能量的超聲波聚焦于體內(nèi),在“焦點”區(qū)聚集到足夠的強度,形成60-100℃的瞬間高溫,同時發(fā)揮超聲波的固有特性——空化效應、機械效應等,使組織發(fā)生凝固性壞死,壞死的肌瘤組織大多能夠通過代謝逐漸吸收,從而避免開刀的痛苦。具有不開刀、不穿刺、不流血、痛苦??;保留子宮,不傷及子宮正常組織;不影響女性正常內(nèi)分泌功能;治療時間短、術后恢復快;不需要麻醉;多發(fā)性、復發(fā)性子宮肌瘤可重復治療;避孕時間短,大多治療后3-6個月即可備孕的優(yōu)勢。對于有迫切生育需求的、不愿意接受手術的女性,聚焦超聲消融手術是個不錯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何種治療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治療的時候,一定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找專業(yè)醫(yī)生進行評估,綜合考慮年齡、肌瘤大小、類型、位置、生育需求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以上關于“子宮肌瘤不斷長大,要治療選哪種方式好?”的文章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隨時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疾病百科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