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直播公告
時間待定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關于“公衛(wèi)醫(yī)師第一站臨床基本技能仿真練習題:皮膚彈性和雙下肢水腫檢查”的內容,相信很多考生都在關注,醫(yī)學教育網編輯為大家整理如下:
皮膚彈性和下肢水腫 肺下界活動性濁音叩診 四分區(qū)
解析:1.皮膚彈性和雙下肢水腫檢查
皮膚彈性與年齡、營養(yǎng)狀態(tài)、皮下脂肪及組織間液量等有關。檢查部位常取手背或上臂內側皮膚,用示指和拇指捏起,正常人于松手后皮膚迅速恢復平整;彈性減退時恢復減慢,見于老年人、消耗性疾病和嚴重脫水患者。
皮膚水腫的檢查:檢查常常需要視診+觸診進行,眼瞼部是視診,而下肢則是用手指按壓下肢脛骨前、足背、踝部等部位,注意雙側對比。
水腫分為可凹性水腫和非可凹性水腫。拇指指腹輕壓脛骨前皮膚,出現凹痕為可凹性水腫,反之稱之為非可凹性水腫。
2.右肺下界移動度叩診,還有腹部四分法,
肺下界移動度叩診通常在肩胛下角線上進行。
首先找到肩胛下角的位置,囑被檢者平靜呼吸,沿肩胛下角線向下叩診出肺下界,正常情況下位于第10肋間。
然后囑被檢者做深吸氣后屏氣,此時在肩胛下角快速向下叩診,當清音變?yōu)闈嵋魰r,即為肺下界的最低點。
最后再囑被檢者深呼氣后屏氣,再次從肩胛下角向下叩診,當清音變?yōu)闈嵋魰r,即為肺下界的最高點。
正常情況下肺下界移動度為6~8cm,在叩處一側肺下界后,再以同樣方法叩處對側移動度即可。
注意事項:
肺下界移動度減小見于導致肺組織彈性減弱的疾病,如慢阻肺、肺不張、肺纖維化等。
肺下界及移動度完全消失,見于大量胸腔積液、積氣、廣泛胸膜增厚粘連的病例。
四分區(qū)法:是以臍部為中心,分別作一水平線與垂直線,兩線相交,將腹部分為四區(qū),即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和左下腹。
以上為“公衛(wèi)醫(yī)師第一站臨床基本技能仿真練習題:皮膚彈性和雙下肢水腫檢查”全部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更多信息請隨時關注醫(yī)學教育網,提前預祝大家考試順利!